希伯来书 5:1

5:1 凡从人间挑选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办理属 神的事,为要献上礼物和赎罪祭(或译:要为罪献上礼物和祭物)。

5:1 For every high priest chosen from among men is appointed to act on behalf of men in relation to God, to offer gifts and sacrifices for sins.

一、弟兄姐妹平安,我们今天来看《希伯来书》第五章。《希伯来书》第五章第一节:“凡从人间挑选的大祭司” (来5:1)好。那个“挑选”我们需要再说明一下。

“挑选” (来5:1)或者“选”在我们一般的观念里,你选一个东西,都是因为你所选的东西有某些优点,比如比较便宜、价廉物美,或者说它有什么符合你的心意。就是被选的东西的水平决定了它被选或不被选。

所以,我们也会自动地想到说神拣选我们是因为我们比较优秀,我们比较善良等等。这个想法是要不得的。我们必须知道,神选人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优点,神拣选了世上贫穷的、愚拙的、软弱的,神拣选的是烂的。当然,也不能说神选的是烂,这样太侮辱各位了。

不过,神选的的确在《罗马书》里讲到双胞胎的被拣选和弃绝:“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 (罗9:13)那么,神拣选了,在腹中就拣选了雅各,弃绝了以扫。而且是“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做出来。”(罗9:11)

我们华人实在很难避免这种道德主义,要选东西当然是选好的嘛,选好的东西比较优秀的嘛。那么,所以,我听过有很多的牧师讲:“是啦,‘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做出来。’那么神拣选了雅各,弃绝了以扫。但是,雅各还是有一些优点,以扫也还是有一些缺点。”

雅各是有一些优点,以扫是有一些缺点。但是,这不是他的在这里辩论的重点,就是雅各绝对不是比较好,以扫不是比较坏。今天我们始终要记得这一点,而我们始终记不得这一点,因为我们总觉得,因为世界是这样的,选是选好的。那么,下次吵架你可以说:“我是学习耶和华,我选你就是因为你比较烂。”

那么,神拣选了世上愚拙的、软弱的、贫穷的,为叫那些富足的、有能力的、强壮的羞愧,因为神的软弱胜过人的强壮,神的贫穷胜过人的富足。

二、“挑选的大祭司” (来5:1),我们都应该知道,大祭司是亚伦家这个谱系的。那么,从第一个大祭司就是亚伦开始,一直到耶稣的时代的大祭司,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宗教领袖了,可以说也是神人中间的中保。

“是奉派替人办理属 神的事” (来5:1)可是,从第一个大祭司到耶稣时候的大祭司,到耶稣以后的大祭司,几乎没有几个是好东西。一开始的不好,耶稣时代的也不好,甚至是把耶稣钉死的元凶。

大祭司很不理想,大祭司很不好,大祭司很糟糕。可是,他们“是奉派替人办理属 神的事” (来5:1),他们是做神和人中间的这个中间人, “为要献上礼物和赎罪祭” (来5:1)。

那么,“为要献上礼物和赎罪祭”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信称义,或者恩典的神学。就是神拣选的人,没有可以自夸的。神拣选的大祭司职位很重要,工作很重要,但一样他没有可夸的。神选是因为他们很烂,他们很烂。不能说他们很烂了,最少不是因为他们很好而选了他们。就是我们需要牢牢记得这个拣选的重要的教义。

三、祭司、利未人

1、祭司是利未人,利未人不一定是祭司。利未人是以色列十二个支派里面的一个支派,利未人里面有亚伦的家族,亚伦的家族里面有选成做大祭司的。所以记得祭司是利未人,但利未人不一定是祭司,祭司是比较又高一等的利未人。

利未人当然就是利未这个支派的人。利未支派呢,当然是来自利未这位先祖。利未本来是非常残酷的人,非常残忍的人。在《创世记》第三十四章记载着,他跟他的兄弟西灭用诡计杀了示剑全城的人。那个时候,利未大概只有十几岁,十几岁的一个少年,他这么狠!

感谢主,他原来十几岁就很会用刀杀人。那么,后来呢,神就拣选他,让他善用刀的本事,是用来服侍神的。以前他用刀是杀人的,现在他用刀是杀畜生的,杀牛羊的。那么,他用他善用刀的本事来服侍神,就是杀祭物。

2、利未的改变,或者说神拣选了利未这个本来很暴力的人,神拣选了他,因为两件事情:一个是利未的子孙杀了三千拜偶像的人,在《出埃及记》第三十二章第二十八节,“利未的子孙照摩西的话行了。那一天百姓中被杀的约有三千。”

还有《申命记》第三十三章第九节,“他论自己的父母说:我未曾看见;他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这是因利未人遵行你的话,谨守你的约。”

亚伦的子孙呢,那么得到上帝的眷顾,原因也是因为杀人。亚伦的孙子非尼哈杀了行淫乱、拜偶像的以色列人,因此神使用这个支派。

我说的这些,也是提醒各位注意一下,我也是一个被神拣选的服侍主的人。那么,是不是也是因为我杀了人,或者是动刀?我说这个话意思是开玩笑。

我的意思是神使用的仆人,那么在人间很多地方很失德的,但是仍然被神拣选。我想,这都是提醒这些服侍主的人,你没有什么了不起,你很差劲的。

3、我提一下利未杀示剑城人的事情,这个记载在《创世记》第三十四章。

(1)从第一节开始。利亚,雅各的妻子,“利亚给雅各所生的女儿底拿出去”(创34:1),就是他们从巴旦亚兰回来了,然后就住在示剑这个地方(创33:18)。

那么,“利亚给雅各所生的女儿底拿出去,要见那地的女子们。” (创34:1)我看到很多解经家都说雅各的家教不好,底拿呢,就是现在喜欢参加party(派对)的,然后就出问题了。喜欢跟别的女子来往,就出问题了。

我觉得这样子实在不太合道理,就是会出问题的。出问题就是,女孩子、男孩子年纪到了这个年龄,他就需要交友,他就需要朋友。

那么,似乎如果雅各有错的话,就是没有给他的女儿底拿一个感情上的出口。不管是跟同性的朋友来往,或跟异性的朋友来往,底拿看起来有点苦闷,她就去看那地的女子。

(2)“那地的主希未人、哈抹的儿子示剑看见她,就拉住她,与她行淫,玷辱她。” (创34:2)我们也可以看到,几千年前《创世记》的社会跟今天在美国的社会差不多,没有什么不一样。

就每次父亲从第一次女儿要去参加派对的时候,父亲就很担心,因为想到当年他是怎么样的,所以他会很担心。那么底拿果然出事了。底拿跟那个示剑的公子,就叫示剑,跟他行了淫乱。

(3)“示剑的心系恋雅各的女儿底拿,喜爱这女子,甜言蜜语地安慰她。” (创34:3)

那么,这说起来示剑还算是有一点负责任的,或者是有点道德。那么他没有像暗嫩对他玛一样,玷污了人家以后就把人家赶出去了。示剑呢,很喜爱她,甜言蜜语地安慰她。

然后“示剑对他父亲哈抹说:‘你为我聘这女子为妻。’” (创34:4)这都是算是亡羊补牢,算是不晚了,也有点负责。

(4)好,兵分两路讲另外一边了。

“雅各听见示剑玷污了他的女儿底拿。那时他的儿子们正和群畜在田野,雅各就闭口不言,等他们回来。” (创34:5)

这里雅各闭口不言呢,等他们回来。等他们回来,并没有什么好的结果,但是他闭口不言就表达了一件事情。

一件非常叫人气愤的事发生了。你很气,怒上心头的时候,最好不要开口。夫妻吵架的时候,很愤怒的时候,最好不要开口,因为那个时候会说一些不该说的,说一些你很后悔的话。

雅各闭口不言,等儿子们回来,跟儿子商量了,再看看怎么做。

(5)哎呀,不商量还好,一商量。

“雅各的儿子们听见这事,就从田野回来,人人忿恨,十分恼怒;因示剑在以色列家做了丑事,与雅各的女儿行淫,这本是不该做的事。” (创34:7)

你看这个性道德的这个原则,在以前跟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就是这个不是很邪恶的淫乱,这是婚前有性关系。

婚前有性关系,如果婚后仍然从一而终,这应该是不幸中的大幸。那么这里我们就再一次说,示剑算是愿意跟人家结婚,这个算是不错。

(6)那么哈抹就做爸爸,就来跟雅各家的人商量了。

“我儿子示剑的心恋慕这女子,求你们将她给我的儿子为妻。你们与我们彼此结亲;你们可以把女儿给我们,也可以娶我们的女儿。你们与我们同住吧!这地都在你们面前,只管在此居住,做买卖,置产业。” (创34:8-10)

那么“示剑对女孩的父亲和弟兄们说:‘但愿我在你们眼前蒙恩,你们向我要什么,我必给你们。’”这个男方很低姿态,我们只是想娶你家的女儿,你不管是要什么,我们都愿意答应。

三十四章十二节特别说:“多要一点礼金,多要一点礼物,我一定会给你们的,只要把女子给我为妻。”就是这个男孩子实在非常爱这个女孩子,算是正面的。(创34:12)

(7)那么雅各的儿子呢,他们心怀诡诈了他们,“雅各的儿子们因为示剑玷污了他们的妹子底拿,就用诡诈的话回答示剑和他父亲哈抹,对他们说:“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妹子给没有受割礼的人为妻,因为那是我们的羞辱。惟有一件才可以应允:若你们所有的男丁都受割礼,和我们一样,我们就把女儿给你们,也娶你们的女儿;我们便与你们同住,两下成为一样的人民。倘若你们不听从我们受割礼,我们就带着妹子走了。” (创34:13-17)

各位注意,后来雅各的儿子把示剑城的人杀了。

圣经这样讲,把示剑城的人杀了以后,他们就带着底拿走了。也就是底拿被玷污了以后,没有回家。底拿被玷污以后,留在示剑的家里。

这点我还是说这一句话,我不能说底拿做得对,但是我们对年轻人、各种年龄人的需要要怎么做,这个需要注意。尤其对年轻人,这个她没有回到家里去,而是仍然跟示剑在一起。

(8)好,继续看他们的婚姻的发展怎么样。

三十四章十九节,“那少年人做这事并不迟延,因为他喜爱雅各的女儿;他在他父亲家中也是人最尊重的。” (创34:19)

然后他们就跟整个示剑的人讲。这个讲的也是把他们心里的想法暴露出来了。

“哈抹和他儿子示剑到本城的门口,对本城的人说:‘这些人与我们和睦,不如许他们在这地居住,做买卖;这地也宽阔,足可容下他们。我们可以娶他们的女儿为妻,也可以把我们的女儿嫁给他们。’” (创34:20-21)

这样的话,我们感情会更好。不过, “惟有一件事我们必须做,他们才肯应允和我们同住,成为一样的人民:就是我们中间所有的男丁都要受割礼,和他们一样。”

(9)好,对不起,我讲稍微清楚一点,受割礼不是只有以色列才有,其他民族也有的。不过以色列很看重受割礼这件事情。受割礼当然是神跟亚伯拉罕立约开始的。

为什么受割礼不能用一个比较轻一点的方式?譬如说你们女孩子打一个耳洞,我们男生也学打一个耳洞,表示跟神立约了。我说这话的意思是说,打一个耳洞不痛,不怎么痛。我没打过,但是我知道应该不太痛。

受割礼那就圣经上讲这件事情,我们看得出来疼痛得不得了。我们想,这是人身上最敏感的部位,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这是我们传宗接代的部位。

(10)神为什么要在以色列男丁要第八天受割礼?你也记得摩西在米甸,耶和华要杀他,记得这件事吧?耶和华看见他要杀他,摩西的妻子,就有这个用割礼来把那个羊皮丢在耶和华面前的事情。

我这样解释不知道对不对,就是那割礼象征性的把污秽除掉。如果这样解释对的话,这个象征性的好像就阉割一个男人一样。一个男人如果要跟神立约的话,要把他的这个生殖器官割掉,但割掉怎么立约呢?他就变成不是男人了。

这里是不是表达出一件事情,我们如果要做神的儿女,我们需要受割礼,最起码心里的割礼,把那个污秽割掉。基督教有很长一段的传统,一直到今天都几乎说性关系是罪。几乎说,我说性关系是罪。当然婚外的行为一定是罪,连婚内的这个行为也是一个差不多是罪了。如果能够免这件事情是比较好的,起码天主教是这样。

如果我们能够不结婚是比较好的,那么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七章讲的话,照天主教的解释可能还比较通一点。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七章基本上讲的是,他觉得男不近女比较好,但是要避免这些那些事情就可以娶嫁。他也一再讲,结婚不是罪,但是是苦。

这话讲得真是,没有想到,他没结婚居然这么清楚。结婚不是罪,但是苦。如果不结婚,你有另外一种苦,就是不结婚会被火烧;结婚会受苦。这是圣经我们和合本翻得很生动。如果不结婚,就是欲火攻心。你结婚你可以有消防队来帮助你,可是你要受苦。

我以前讲《哥林多前书》第七章,有人就举手说婚姻这么美的事,被你讲得这么糟糕。我说不是我讲得糟糕,你再读《哥林多前书》第七章,是保罗讲的。在罪恶的世界,真的很辛苦。

(11)好。现在不去谈那件事,我们再讲说,这个受割礼是跟我们的生养众多是有关系的。似乎是相反的,似乎是上帝要我们知道,我们传宗接代基本上神并不喜悦。为什么?因为我们都在生罪人了。你做事,做产生罪恶,产生罪人,那并不好。那么更可恶的是,我们在生产罪人的时候,我们觉得非常快乐。

这是我在想,为什么神要我们受割礼?受割礼这么痛,受割礼跟我们传宗接代这么接近,是不是有这种含义?是不是有我们觉得性行为,包括婚姻的性行为,跟那个罪恶相当接近了。我不知道。我们正统的讲法都会说,性行为、婚姻里的性行为不是罪恶的,但是,照《哥林多前书》第七章讲,不是罪恶,但是很接近了。这不去多谈,回到这里。

(12)这一段因着结婚受割礼产生的流血的案件,我们可以跟犹太人雅各他家结盟,不过他们要求我们通通要受割礼。

那他讲了一句话,如果我们跟他们结盟,我们愿意受割礼,这苦是值得的,因为“他们的群畜、货财,和一切的牲口岂不都归我们吗?只要依从他们,他们就与我们同住。”(创34:23)他们的群畜货财和一切的牲口都等于归于我们了,我们就听他的吧。

雅各的儿子提出,你们要受割礼,心怀鬼胎。示剑的人说,我们愿意受割礼,也是心怀鬼胎,都不诚恳。

最后当然就是很大的悲剧了。“凡从城门出入的人就都听从哈抹和他儿子示剑的话;于是凡从城门出入的男丁都受了割礼。” (创34:24)你看我刚刚讲割礼,一定是很疼痛的。

(13)三十四章二十五节到第三天,“到第三天,众人正在疼痛的时候,雅各的两个儿子,就是底拿的哥哥西缅和利未,各拿刀剑,”这两个人年龄,我说只有十几岁,这是根据其他地方他的兄弟的生平来考据出来的,十几岁。

“趁着众人想不到的时候来到城中,把一切男丁都杀了” (创34:25)这也很难想象,他们的男丁痛到这个地步,看到两个小孩子拿着刀,一个一个地刺,他们都无能为力,因为太痛了,就是很痛。就全城的男丁都被杀了。

“又用刀杀了哈抹和他儿子示剑,把底拿从示剑家里带出来就走了。” (创34:26)这底拿以后,对哥哥们是不是恨死了,我想应该是吧。

(14)那么现在问题是雅各这个家长,他有什么反应呢。雅各,他一句话都没有讲,包括后来,“雅各的儿子们因为他们的妹子受了玷污,就来到被杀的人那里,掳掠那城,夺了他们的羊群、牛群,和驴,并城里田间所有的;又把他们一切货财、孩子、妇女,并各房中所有的,都掳掠去了。” (创34:27-29)

“雅各对西缅和利未”,就是这两个杀人凶手“说,你们连累我了,” (创34:30)你们以为杀人用诡计杀人,然后夺了人家东西哦,这很成功啊!你这会引起人家男人对我们的攻击,我们全家都会被消灭。雅各讲的这话是真的。

那么,“他的儿子们说:‘他岂可待我们的妹子如同妓女吗?’” (创34:31)各位,也需要想一想,在这个时候可能很愤怒,你玷污我的女儿,你玷污我的妹妹。

但是看他的样子,实在也是很爱妹妹。那么成就这桩婚姻,应该是比较好的做法。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知道西缅和利未是很狠的,很喜欢用刀子的。

4、那么利未怎么改变成为耶和华所喜悦的人呢?

(1)那个是在出埃及记三十二章,“百姓见摩西迟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亚伦那里,对他说:‘起来!为我们做神像’”(出32:1)原文是起来为我们造神。神怎么能被造出来呢?被造出来就不是神了。

我们要造一个神,为我们造一个神,造一个神“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 (出32:1)唉,你可以造一个神来引你的路,你为什么不直接引自己的路呢?你有本事造一个神,造这么好的神来引你的路,那你自己来引嘛!你能造一个神,能引路,你就自己来引。

就是这是偶像最最矛盾的地方。如果做偶像的人那么有本事,可以做出那么有本事的偶像,我们可以膜拜的话,那我们不如拜自己的手还比较好。因为偶像是我们手造的。

好,不管怎么样,以色列人见摩西迟延不下山,就叫亚伦带他们造神,不是神像,造神,做神来引我们的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 (出32:1)

(2)“亚伦对他们说:‘你们去摘下你们妻子、儿女耳上的金环,拿来给我。’百姓就都摘下他们耳上的金环,拿来给亚伦。” (出32:2-3)

后来,亚伦对摩西说,“我对他们说:‘凡有金环的可以摘下来’,他们就给了我。我把金环扔在火中,”然后他下面一句话就是,“这牛犊便出来了。” (出32:24)

就是说,这是一个“神迹”,把金环丢在火里面,牛就出来了。意思就是,我们没有那么多错误,的确有一个很神奇的牛从火里面出来。然后就在那里吃喝玩耍。(出32:6)

(3)然后就在那个牛的面前说,“以色列啊,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 神。” (出32:4)注意啊,“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 神。”也就是亚伦对百姓说,不是说我们来拜一个偶像,我们来拜巴力,而是说这个牛就是耶和华。

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另拜偶像,他们是把耶和华偶像化。所以这个罪就显得更更tricky(难以辨别)。就是我们并不是拜别的神,但是我们有把某些东西偶像化,说那是耶和华。

就好像我们把儿女的学位、儿女的成绩当作偶像,然后我们说,这是对主的见证。考得好是见证主。那么,也许你说过这个话,我是建议你不要再这样说。

那么,我们见证主,荣耀主是很好的,但是不要说,我在追求成绩好的时候,要给自己戴个大帽子,这是荣耀主,见证主。这明明我们是在荣耀自己,见证自己,荣耀儿女。小心我们的见证。不可妄作见证。

(4)那么,“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下去吧,因为你的百姓,就是你从埃及地领出来的,已经败坏了。他们快快偏离了我所吩咐的道,为自己铸了一只牛犊,向它下拜献祭,说:‘以色列啊,这就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 (出32:7-8)

然后耶和华又说了,说了之前之后都说过好几次的话,“耶和华对摩西说:‘我看这百姓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 (出32:9)

“你且由着我,”(出32:10) 摩西啊,你不要劝我。这点摩西也不上当,他就是要劝。“我要向他们发烈怒,将他们灭绝,使你的后裔成为大国。” (出32:10)

(5)这我们昨天有提过,摩西也好几次有类似这样的交通。“摩西便恳求耶和华他的 神说:‘耶和华啊,你为什么向你的百姓发烈怒呢?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从埃及地领出来的。为什么使埃及人议论说‘他领他们出去,是要降祸与他们,把他们杀在山中,将他们从地上除灭’?求你转意,不发你的烈怒,后悔,不降祸与你的百姓。’” (出32:11-12)

“耶和华啊,你这样做,把以色列人消灭,会让埃及人议论说,‘那个耶和华带以色列人出埃及,结果是要灭掉他们,消灭他们。’意思就是说,以色列人啊,你跟着耶和华,跟着摩西出去,实在是愚蠢,会被消灭的。你们继续在我们底下做奴隶,不但不会被消灭,还有那些美好的菜饭吃。摩西就劝耶和华,求你不要发烈怒,不要降祸于你的百姓。”

(6)“求你记念”记得哦,记得哦,你跟你的仆人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所起的誓,所做的应许,你要记得。“求你记念你的仆人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你曾指着自己起誓说:‘我必使你们的后裔像天上的星那样多,并且我所应许的这全地,必给你们的后裔,他们要永远承受为业。’” (出32:13)

然后圣经就不惜用这一个很难懂的字眼来形容耶和华。 “于是耶和华后悔,不把所说的祸降与他的百姓。” (出32:14)“于是耶和华后悔。”圣经愿意用这个字,圣经愿意用这个字,就像羞辱我们的神后悔,来讲出上帝听祷告。摩西为他们祷告。

(7)摩西下山的时候,看到他们的这个状况,摩西就把那个两块板扔在山下。摩西就把那个两块板扔在山下摔碎了。

“摩西挨近营前就看见牛犊,又看见人跳舞,便发烈怒,把两块版扔在山下摔碎了,” (出32:19)

林语堂先生他不是基督徒的时候说,就这个动作来讲,摩西的罪比那百姓还要大,把十诫摔碎了。摔碎叫什么?broke,broke十诫。

百姓是不是也broke了十诫?百姓broke了“不要做偶像”那个。摩西呢?是把整个十诫都broke了。

林语堂说,从这里来看,摩西犯的罪更大。当然,他是讲错了,他不懂得神的心意。但圣经的确记载,摩西气到,把两块板扔在山下摔碎了。(出32:19)

以色列人在山下打破了,打碎了,broke了上帝的诫命。摩西把那个十诫石板摔碎了。

(8)然后摩西先责备亚伦,你为什么做这个事?“摩西对亚伦说:‘这百姓向你做了什么?你竟使他们陷在大罪里!’” (出32:21)

亚伦也是,各位,凡是犯罪的人都不会有真的道德的。亚伦犯了罪,他也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亚伦说:‘求我主不要发烈怒。这百姓专于作恶,是你知道的。’” (出32:22)请你不要发脾气,这百姓专于作恶。你知道他们就是这么坏。

你知道嘛,“他们对我说:‘你为我们做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 (出32:23)亚伦说这话就是,都是你害的,你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让我们等这么久。所以大家等不及了,就想要做这个偶像。

(9)然后这个偶像做出来也是上帝的神迹。出埃及记三十二章二十四节,“我对他们说:‘凡有金环的可以摘下来’,他们就给了我。我把金环扔在火中,这牛犊便出来了。” (出32:24)这是神迹耶。

“摩西看到百姓放肆,就站在营门中,说:‘凡属耶和华的,都要到我这里来!’”于是利未的子孙都到他那里聚集。他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这样说:‘你们各人把刀跨在腰间,在营中往来,从这门到那门,各人杀他的弟兄与同伴并邻舍。’”利未的子孙照摩西的话行了。那一天百姓中被杀的约有三千。” (出32:25-28)

5、各位,听起来真的很残酷。但是利未人这样做,让上帝非常欣赏。

《申命记》三十三章第八节,“‘论利未说:耶和华啊,你的土明和乌陵都在你的虔诚人那里。你在玛撒曾试验他,在米利巴水与他争论。”(申33:8)第八节这里称赞利未人所做的事情。

那说他利未人,在米利巴水那里跟人争论,那个利未人说什么呢?《申命记》三十三章第九节,“利未论自己的父母说:我未曾看见;他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这是因利未人遵行你的话,谨守你的约。” (申33:9)也就是利未人六亲不认,只认上帝。利未人六亲不认,只遵循上帝的话。哪怕是遵循上帝的话,是要把自己的亲人都杀掉。

那么,于是《申命记》三十三章第十节就说,神会祝福利未人,“他们要将你的典章教训雅各,”利未人会成为教导的人,“他们将你的律法教训以色列。他们要把香焚在你面前,”而且他们要为你们献祭,“把全牲的燔祭献在你的坛上。”

利未人会做祭司,教导以色列人,并且替他们献祭。那么当然也会传递上帝给他们的话。

6、嗯,那个那个,以色列人拜偶像是很多的。那么圣经在《民数记》二十五章第五节也有讲到这个事。“于是摩西吩咐以色列的审判官说:‘凡属你们的人,有与巴力毗珥连合的,你们各人要把他们杀了。’” (民25:5)这是以色列人在旷野拜偶像行淫乱的一件事情,这是巴兰的计谋。

《民数记》二十五章第六节,“摩西和以色列全会众正在会幕门前哭泣的时候,” (民25:6)因为耶和华在发怒,在降下瘟疫,他们在哭的时候。

“谁知,有以色列中的一个人,当他们眼前,带着一个米甸女人到他弟兄那里去。” (民25:6)就是以色列人正为着耶和华大开杀戒,用瘟疫杀人,他们在那里哭得很厉害的时候,一个不知好歹的以色列人带着一个米甸女人到帐篷里去,应该就是继续行淫乱。

“祭司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看见了,就从会中起来,手里拿着枪,跟随那以色列人进亭子里去,便将以色列人和那女人由腹中刺透。这样,在以色列人中瘟疫就止息了。那时遭瘟疫死的,有二万四千人。” (民25:7-9)

所以,神使用了利未的子孙、亚伦的家族、非尼哈,以至于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能够成为服侍上帝的人。理由就是他们曾经为耶和华大发热心。

希伯来书 5:2

5:2 他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为他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

5:2 He can deal gently with the ignorant and wayward, since he himself is beset with weakness.

不过,在《希伯来书》讲到利未人或祭司,也有讲到正面的,或者用负面讲到正面的,就是《希伯来书》五章二节:“祭司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为他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 ”

这应该是送给每个传道人、牧师、在教会负责的人。我们能体谅别人,是因为我们自己也被软弱所困。

也就是我们希望教会走在上帝的心意中,我们责备那些违反上帝律法的人,我们引导教会,不让教会走错路。可是,不要忘记,我们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

希伯来书 5:3

5:3 故此,他理当为百姓和自己献祭赎罪。

5:3 Because of this he is obligated to offer sacrifice for his own sins just as he does for those of the people.

我们是被软弱所困的人,“所以,我们理当为百姓和自己的罪献祭赎罪。”(来5:3)

所有的服事主的人都不要自大。固然在我们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条中,我们会说那个比较属灵的、比较有奉献的、比较聚会规规矩矩的、比较好的可以做执事、可以做长老、可以做传道。

固然我们是这样做,但是我们自己要有个认识,就是我们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的人。

希伯来书 5:4

5:4 这大祭司的尊荣,没有人自取。惟要蒙 神所召,像亚伦一样。

5:4 And no one takes this honor for himself, but only when called by God, just as Aaron was.

那么我们也求主帮助我们,让我们认识《希伯来书》五章四节。

“这大祭司的尊荣,没有人自取。惟要蒙 神所召,像亚伦一样。” (来5:4)

“大祭司的尊荣”,做教会领袖是有尊荣的,做耶和华的牧者是有尊荣的。

但是,尊荣不是你自取,是神取你的,神所召的。

希伯来书 5:5

5:5 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荣耀作大祭司,乃是在乎向他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

5:5 So also Christ did not exalt himself to be made a high priest, but was appointed by him who said to him, “You are my Son, today I have begotten you”;

那么,连基督都是这样。

《希伯来书》五章五节:“基督也不是自取荣耀作大祭司” (来5:5)基督不是,这当然是指着,应该是指着基督的人性,但是基督的神性也是做大祭司所需要的。

总之,他在这里再说,当神对基督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来5:5)目标不只是他是他儿子,目标是他是一个会死在十字架上的儿子。

“我今日生你。” (来5:5)我们昨天已经讲过,那个“今日”是永恒的意思,那个“今日”是上帝做事的每一天,而上帝每一天都做事。

好,基督也是做大祭司的,他是做神人之间和好的那个工作的。

希伯来书 5:6

5:6 就如经上又有一处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

5:6 as he says also in another place, “You are a priest forever, after the order of Melchizedek.”

1、那基督是怎么样的大祭司呢?他又说,跟大祭司一样,他是做神人之间和好的,但是他是麦基洗德等次的大祭司。

“就如经上又有一处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 ” (来5:6)

以色列人有两个祭司系统,一个我们都知道的,就是亚伦的,这是非常明显的。另一个是我们不太知道的。如果我们知道,也不过是在圣经里两个地方看到,或者三个地方看到,就是耶稣做大祭司是照着麦基洗德等次的。就是他是 after (照着)麦基洗德的,那么永远为祭司。(来5:6)

2、这件事情,第一次记载呢,是《创世记》十四章。那个时候,亚伯拉罕很英勇地组织了一个联军,把外国的势力打败了。那么也把外国人夺去了他们的家产夺回来了。

那个时候,有两个王迎接亚伯拉罕。一个是所多玛王,所多玛王迎接亚伯拉罕。“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创14:17)

3、另外,“又有撒冷王麦“,应该就是耶路撒冷王,就是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 神的祭司。” (创14:18)

这一点,各位,如果你念那个批判学者的书的话,他们讲的“麦基洗德出来迎接”,麦基洗德不是耶和华的祭司,麦基洗德是“至高神的祭司”。至高神是另外一个神的名字,我提一下这个,这是批判学者他们建立他们的理论的一个根据之一。

我们求主,让我们对圣经的权威,还是能够站得住。要站得住,我们要知道人家怎么攻击的。这是一个。我们当然说至高神就是耶和华,但是这里他讲他是至高神的祭司。

4、“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 神赐福与亚伯兰!至高的 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 (创14:19-20)

我们看也会觉得有点怪,怎么一直都在讲至高的神,在别的地方比较少讲。“亚伯拉罕就把所得的十分之一给麦基洗德。” (创14:20)

那么《希伯来书》的作者就说,亚伯拉罕把十分之一给麦基洗德,这是非常的尊贵。后面会再讲到麦基洗德。

5、我们现在可以提一下好了。麦基洗德到底是谁?我在这里先慎重地说一下,麦基洗德应当是一个跟我们一样有血肉、会死的人,一个王。他就是一个王。

那么,亚伯拉罕为着可以说是礼貌了,也可以说是为了结盟,把战利品十分之一给了麦基洗德。麦基洗德祝福他。

我们会看到一些经文说,麦基洗德无“他无父,无母,无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乃是与 神的儿子相似。”(来7:3)可是,麦基洗德应该是跟我们相似的。

圣经特别在那个地方,做了一些奇怪的事,或者圣灵做了一些奇怪的事。就是在《创世记》里面,任何一个重要的人物,重要的人一定会写他的家谱。可是在写麦基洗德的时候,这个人非常的重要,亚伯拉罕拿十分之一给他,可见他很重要,但是没有写家谱。

没有写家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到《希伯来书》才看到答案,就是神要我们对麦基洗德的认识,就是“耶稣是照着麦基洗德等次为大祭司”。

6、大祭司跟耶稣有类似的地方,他“无生之始,无命之终。” (来7:3)也就是他是永恒的。那么,就实际来讲,就我说的这一点,麦基洗德应该是跟一般人一样的。

有很多人说,麦基洗德是旧约的时候,耶稣的道成肉身。这种说法没有圣经的根据。

就是麦基洗德,圣经在写他的时候,特别隐藏了几个字。那让人很希奇,隐藏的字,就是他好像没有家谱,就像他是永恒的一样。他不是永恒的。圣经用这个来描述,耶稣是麦基洗德等次的一个大祭司。

好,后面还会再讲,所以我们等到后面再讲麦基洗德。

这时候他又回到耶稣做大祭司的时候,有一件让我们看这个经文会有点困惑,实际上也是我们的榜样的一段经文,《希伯来书》第五章第七节。

希伯来书 5:7

5:7 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

5:7 In the days of his flesh, Jesus offered up prayers and supplications, with loud cries and tears, to him who was able to save him from death, and he was heard because of his reverence.

1、《希伯来书》五章七节:“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来5:7)——这是不是一语双关,我不知道。

“基督在肉体的时候”,当然就是基督道成肉身,有过这样的经验。这是可能最好的解释。如果是不太好的解释,就是“基督在肉体的时候,大声哀哭,” (来5:7)也就是这个“在肉体的时候”是一个负面的词。

基督在软弱的时候,大声哀哭,我们不能接受这个解释,因为基督在任何时候没有犯罪,也没有软弱的时候。但是我们可以同意,基督曾经大声哀哭过。那么,他也是因为有肉体,而肉体将要受到很大的痛苦。

2、“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 ”这是《希伯来书》的作者是不是欺负我们没看过圣经?圣经里不是这样写的。

马太福音二十六章三十九节,“他”,就是耶稣。“就稍往前走”,这是在客西马尼园。“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

“求你叫这杯离开我。” (太26:39)“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 (来5:7) “求你叫这杯离开我。”就是耶稣对上帝说:“求你叫我不要死,求你叫我不要上十字架。”

没有蒙应许啊!耶稣上了十字架,耶稣也死了,这一杯他还是喝下去了。

那为什么《希伯来书》作者说,“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 (来5:7)?他的祷告并没有得到应许啊,也幸好没有得到应许。

3、“求你叫这杯离开我。” (太26:39)各位,圣经没有错,这里记载都是对的。耶稣这里在讲到说,“因为他的敬虔蒙了应许”,不是指他为“叫这杯离开他”祷告。

他有说“叫这杯离开我”,但是他不是为这个祷告。他最后的祈求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

这句话蒙了应许,上帝的确照他的意思行了,也就是把他的儿子送上了十字架,“因为他的虔诚就蒙了应许”。

4、我再说啊,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有两个祷告,一个祷告是“求你叫这杯离开我”。我们可以,如果从这句话来讲很危险的地方,但是可以这样解释,就是耶稣觉得上十字架太痛苦了,他跟上帝讲:“叫这杯离开我。”

各位,他这样求没有罪,上帝听他祷告也没有罪。为什么?因为上帝没有义务要救我们。上帝没有救天使,上帝并不欠我们一个拯救,上帝可以不救我们。

当耶稣说:“天父啊,我不想上十字架为他们死了,我不想为他们流血了。我们忘记了这件事。好吧?”天父,可以听他祷告。

我再说一次,因为神也没有救天使,他没有责任和义务要救我们。但是上帝的爱就大大打了折扣,而上帝的爱不容许打折扣。

“照你的意思,不要照我的意思。” (太26:39), “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 (来5:7)如果耶稣没有讲这句话,我们也就完蛋了,没有救恩了。但是神并不欠我们一个拯救,神不欠。这是他的爱,让我们得到拯救。

希伯来书 5:8

5:8 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

5:8 Although he was a son, he learned obedience through what he suffered.

1、五章八节这里,《希伯来书》几句话,包括刚刚讲到的啊,都很挑战我们的信仰。可是,如果我们想,就不是挑战我们的信仰,而是加强我们的信仰。

“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 ”这是什么意思?各位,顺服,顺从。顺从上帝,顺服上帝。这是一件很棒的一件事。

我们很难顺服,我们很难顺从。那你要知道,怎么才能顺服,怎么才能顺从?连耶稣会顺从,会顺服都是因为所受的苦难。(来5:8)

什么意思啊?如果讲的难听一点就是,耶稣会顺服,耶稣会顺从天父,耶稣有这个美德,是打出来的,是因为所受的苦难。耶稣会顺从天父的旨意,当然是因为所受的爱。爱让我们愿意顺服上帝。

耶稣也是因为上帝的爱,或他爱神的心,他顺服,他学会顺服。但是,爱是恒久忍耐,也就是爱是有很多的折磨和痛苦。在折磨痛苦中忍耐等候,在折磨痛苦中承受那个折磨的苦难,帮助我们学会顺从。

所以,你不顺从吗?你不顺服吗?不管是执政掌权,你不顺服;或者是教会的领袖,你不顺服;或者是什么样的领袖,我们不愿意顺服,那就要受苦难。

2、“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 (来5:8)

(1)我们都不太喜欢看这些经文,所以我们都多多少少是成功神学的跟随者。我们都希望在很顺利、很平安的情形下,我们结出一切的圣灵的果子,我们成熟长大。我们希望在很舒服的状况中,但是这个是似乎是不可能的。可能一定是不可能的。

那个如果我们要求神让我们有爱心,让我们有爱神,你想到说“我要有爱主,我要求你把爱给我,求你把爱丰丰富富地浇灌在我的心里。”

你想,大概就是去参加一个特会,然后一个有名的讲员为你按手,然后就有热流滚滚的,然后按手祷告完了以后,你突然爱心大增,看到旁边每个人都流露出爱的眼光,对人非常有爱。这种事我不敢说不会发生,但是应该不是主做事的方法。

(2)如果你求神给你爱,神大概会给你很多苦难,因为爱是恒久忍耐。不但给你很多苦难,还要让你恒久忍耐到一个地步,还要满有恩慈。

各位,恒久忍耐,我说过,石头也做得到。你踢石头一万下,它也不会反驳反踢你。但是石头不能够满有恩慈。爱是恒久忍耐没有错,但是爱是又有恩慈。这真是要主帮助我们。

(3)那么苦难可以成就很多东西,不过苦难如果你只讲说苦难会成就很多东西,包括我们就会长出爱来,我们会学会顺从,那也是很危险的。那么成功神学很危险,苦难神学也很危险。

成功神学是听神的话,就一定是丰富,今世今生就丰富、顺利,有很多的美好的结果。苦难神学就是,如果你属灵,如果你爱主,你就不会富有,你的老婆一定很丑,你的老公一定很穷,你一定是很可怜,你一定很苦。就是我们觉得,如果一个人他自己或他家里笑声太多,大概是不属灵。

(3)我们不要有成功神学,我们也不要有苦难神学。我们有十字架神学。哦,十字架神学,我们华人讲到十字架神学,不也就是受苦受难吗?各位,这是很糟糕的地方。十字架神学不是受苦受难。十字架神学最基本的是:主为我们在十字架上受苦受难,不是你为主受苦受难。

我们没有那么了不起。我们需要为主受苦受难,但是前提是主为我成就了何等大的事。各位,是主为我们做。我们总是要把恩典放在前面,因为恩典的确在前面。我们总不要把自己的功德,而且受苦得到的功德,这个很有异教的成分,很有儒家思想成分的这种想法,放在我们的神学里面。

(4)所以,他是因为苦难学会了顺从(来5:8),是没有错,但是我们学会顺从,耶稣学会顺从,虽然是受过那些苦难学会的,也是在那些苦难中体会经历到上帝的爱。一切的事情,最伟大的是爱,最大的是爱。爱让我们愿意学习,愿意顺从。

希伯来书 5:9

5:9 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

5:9 And being made perfect, he became the source of eternal salvation to all who obey him,

好,五章九节,“他既得以完全,”(来5:9)似乎在讲一件事情。如果我们能够顺从,我们就是在完全的道路上。不敢说我们就已经完全了,但是如果我们会顺从,我们就在完全的道路上往前走。而且“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 (来5:9)那么耶稣永远地救我们,我们要得到永远的救恩,就必须信靠他,也必须顺从他。

信靠和顺从不一样哦。信靠是我们自己不必做任何事;顺从是我们必须做每件事。信靠和顺从,都是依靠主的恩典而有的表现。那么都没有可以夸口的。但是信靠和顺从有不一样的地方。再说:信靠是我们不必做任何事;顺从是我们必须做每件事。

但是,两个又是关系很密切,很相似。顺从有信靠的成分。我们出去到一个地方去,有朋友开一部车,你开一部车,那个路你不熟悉。导航,我们假定还没有。那么前面这个人就说,你开一部车,你就跟我的车,我怎么开你就怎么开,就顺从。我左转你就左转,我右转就右转,你就顺从他了。

你在顺从他的时候,你需要很努力地跟着他,但是你也需要很努力地相信他。当他开开开,似乎是越开越远了,越开越偏了。“还要不要跟他?”“跟!”这是顺从,这是有信心。我们顺从我们的上帝给我们的带领是有信心的。

不过,这每个有信心的成分里面都有思考,都有根据神的话。否则神在带领我们的时候,不免有的时候我们会怀疑,这个带领的是不是化妆的魔鬼?魔鬼化妆成天使,魔鬼化妆成神。他带领的到底对不对?当他带领我,带领我经验过这么多水火,对不对?似乎在圣经里面,没有提出这个问题。

我的意思是,我们今天对于有什么声音对我们说话,我们需要小心,因为可能是魔鬼。可是,起码《创世记》二十二章,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你把你的儿子杀了献给我。没有丝毫的暗示,这是魔鬼装的;没有丝毫的暗示,亚伯拉罕对于这样的命令查验了很久。他没有跟那些属灵人说,我听到一个声音什么什么,你跟我一起祷告,我们来查验一下,这个灵,这个声音是出于上帝还是出于魔鬼。

各位,如果你平常在生活中有一次听到,你把你的儿子杀了,通常你不会听到这个声音。你通常听到的是,“你把你的丈夫,就是你独一的丈夫杀了献祭。”你说:“哎呀,哈利路亚,早一点跟我讲。”

好!亚伯拉罕没有问那个问题,没有问我们想到可能会应该要问的问题。因为亚伯拉罕似乎是非常清楚,这绝对是出于上帝的。在讲宗教哲学的时候,也会提到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分辨,这个声音是出于神还是出于魔鬼。这应该是一个合理的问题。

不过,我再一次说,对于属灵的人,上帝跟他说这句话,起码亚伯拉罕没有丝毫的疑问。他好像应该问的,他没有丝毫的疑问。那么我们也必须相信,当神对我们说话的时候,神是很清楚的。魔鬼对我们说话的时候,可能不是很清楚的,但是神对我们说话必定很清楚。

这一点我们有信心,因为耶稣也跟亚伯拉罕一样,对于一切的事物,一切看起来包括上十字架,或者把儿子献上,看起来很荒谬的事情,他们不管有多大的挣扎,他们没有问题说,这是不是魔鬼的声音。

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对主的声音更认识。这应该是神给他儿女的应许:“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的声音。”我听说吝啬的财主在纽约丢一个铜板,“叮当”他马上知道那是一个Quarter(25美分硬币)还是Dime(10美分硬币)。他很迷这个啊。

圣经里面说,“我认得我的羊,我的羊也认得我的声音。”那么你常听他的声音,你就会能辨别;你没有常听他的声音,你就不会辨别。求主帮助我们。

希伯来书 5:9-11

5:9 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

5:9 And being made perfect, he became the source of eternal salvation to all who obey him,

5:10 并蒙 神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他为大祭司。

5:10 being designated by God a high priest after the order of Melchizedek.

5:11 论到麦基洗德,我们有好些话,并且难以解明,因为你们听不进去。

5:11 About this we have much to say, and it is hard to explain, since you have become dull of hearing.

好。在五章九节说,“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在这里显然顺从跟完全可以画一个等号。

好。五章第十节,“并蒙 神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他为大祭司。”

好。五章第十一节,“论到麦基洗德,我们有好些话,并且难以解明,因为你们听不进去。  ”哇,这话也是让我们连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了。你们听不进去嘛,是你们的错,你们不能听啊。

希伯来书 5:12

5:12 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 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

5:12 For though by this time you ought to be teachers, you need someone to teach you agai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oracles of God. You need milk, not solid food,

“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各位,我不是在说你们,我在念《希伯来书》啊。

“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 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 ”(来5:12)

就是长不大,就是得“把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好像这是历来教会一定有的现象,就是我们始终不长进。我们始终不长进,就在教会里面。

很多教会都有这样一个“神迹”,很奇怪的“神迹”,就是我们不会长。一个东西不长,一个 baby(贝贝) 十年二十年了都没有长,那是怪物啊。我们不长也不死,就是还是活着的。这是很奇怪的,就是始终都是一个小孩子,始终都是一个 baby,始终是吃奶,不能吃干粮。

希伯来书 5:13

5:13 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

5:13 for everyone who lives on milk is unskilled in the word of righteousness, since he is a child.

1、那么五章十三节,“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这个仁义的道理,应该就是更深的,关于爱和义的道理,关于因信称义和主是爱的这个道理啊,就是我们能够更加明白上帝的意思。

我们基督徒当然接受圣经的每一句话,包括“人如果不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不能进神的国。”这要注意啊。当耶稣讲一个比喻说法的时候,那个比喻是在指什么。这是很重要的。

“人如果不转变成婴孩的样子,不能进神的国。”他的意思是我们都必须开始包尿布吗?他的意思是我们每天都应该要喝婴儿奶粉吗?要转变成婴儿的样式,是转变成我们都不会讲话,只会啊啊啊啊叫一下爸爸,叫一下妈妈吗?

“转变成婴儿的样子”是什么意思?那么一般传统的讲法就是对天父的信靠。这 baby 对他的妈妈是信靠的。这样的讲法是合理的。如果要转变成婴儿的样子,是指着我们必须像婴儿一样不会思想,不会动作,这就不合理了。

2、我们需要长大。而且我们的长大,如果照圣经来讲的话,最重要的不是婴儿,而是成人。重点在我们有爱。“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林前13:11)

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我们长大成人了,我们懂得爱,我们懂得牺牲,我们懂得舍己,我们懂得做一个不体贴肉体的人。

3、各位,婴儿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动物了,但是婴儿也是一个绝对自私的,越小越自私。自私就是只注意自己的感觉。

婴儿不会考虑到他半夜三更肚子饿了,他肚子饿了,或者尿湿了,不舒服,他一定就是哭嘛。“哇!”,他不会说,“爸爸妈妈上班上了一天,累死了,要好好的休息。我忍忍吧。现在已经是四点钟了,再过两个钟头,他们就会起来了。忍忍吧。”他不会。

4、“如果他在我们这里聚会,他有什么事不舒服,他不会说,”这个讲员是从台湾来的,难得啊,让大家安静一点听道吧。“他不会。”婴儿很可爱,但婴儿没有爱。因为爱是恒久忍耐,婴儿不懂什么叫恒久忍耐。

那么求主帮助我们,我们不是婴儿,我们是成熟的人。我们会有婴儿的样子,那是对神的单纯的信靠,像婴儿那样子。但是我们不要像婴儿一样子,就是不能忍耐,不能对付自己。

希伯来书 5:14

5:14 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5:14 But solid food is for the mature, for those who have their powers of discernment trained by constant practice to distinguish good from evil.

1、好,看看我们是不是吃奶的,不熟悉仁义的道理,还是,我们长大成人,能够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来5:14)

这又很希奇啊。一个婴儿的特点是不能分辨好歹,再不熟悉仁义的道理。这里讲到婴儿就是,能够分辨好歹。能够识时务,能分辨好歹。

分辨好歹,对不起,可能在这边有一些人所受的训练,跟我底下讲的是不一样的。就求主帮助各位能够分辨。

2、好。我听到很多人说,我们不要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我们不要吃知识树的果子,我们要吃生命树的果子。好像生命跟知识是冲突的。所以我们生命很好的人,就知识很差。我们生命很好的人,我们的 IQ 就很低。是不是一个教会,好多的生命的使徒,都是白痴啊?头脑上面。

啊,我大胆地这样讲:分别善恶树的果子,绝对是好的。唉,这这这有根据的。因为圣经讲,神所造的都是好的。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一定也是好的。

能够分辨善恶,分辨对错是好的,也是必要的。如果我们不能分别的话,我们就不能分别敌基督和真基督。我们就不能分别好坏,是非,对错。那我们就是呆子了。

3、在《以西结书》第 22 章 26 节说:“其中的祭司强解我的律法,亵渎我的圣物,不分别圣的和俗的,也不使人分辨洁净的和不洁净的,又遮眼不顾我的安息日;我也在他们中间被亵慢。”(结22:26)就是祭司不分别圣俗,也不使人分别洁净和不洁净的,也就是上帝要求祭司能够分别这些。

好,我们再问,《以西结书》 44 章 23 节。“他们要使我的民” 就是以后,如果有复兴,“他们要使我的民知道圣俗的分别,又使他们分辨洁净的和不洁净的。”(结44:23)我们要能够分辨。

4、所罗门的智慧,就是能分辨那个baby的真正的妈妈是哪一个。更清楚的是,各位,我们有讲到诗歌智慧书。诗歌智慧书里特别是箴言,很多地方讲到。

(1)譬如说,箴言3章18节,持守智慧的,就有生命树;箴言8章35节,得智慧的,就得生命。就是生命树和智慧树,好像是一棵树,看起来。

那么当神不准人吃生命树的果子的时候,我想那个意思就是,我们吃了知识树的果子,我们已经是必死的。我们现在不可能不死,如果不靠救恩,我们不可能不死。

我刚刚说生命树是好的,分别善恶是好的。那神为什么禁止我们吃?对不起,知识善恶树,对不起。那神为什么禁止我们吃?亚当夏娃每一次经过那棵树的时候,如果有一方说,“哎呀,那个果子看起来很好吃,我们吃吧。”另外有人就是说,“亲爱的,我们的上帝不准我们吃。让我们不要吃吧。”“噢,你讲的真对。Darling,谢谢你提醒我。”再往前面走,每次经过那棵树,他们不吃,他们听神的话不吃。我觉得,他们的知识就会又增长了一分。

神要他们借着听他的话,增长他们的智慧。神不要他们,不听他的话增长智慧。你可以吃果子增长智慧,但神不要这样子发生。你可以听神的话增长智慧,神要这样子发生。就是在伊甸园里面,如果他们不吃,每天都会有煎熬,都会有试炼。每一次的试炼他们能胜过,他们的智慧就增长。

(2)这是我对知识树和生命树的一个解释。因为神造的东西没有不好的。那个树不会不好,果子不会不好。那我们一般来讲,分别善恶更没有不好。我们要能分别,我们要能分别什么是圣,什么是俗。我刚刚讲《以西结书》讲的,我们要能分别谁是敌基督,谁是真基督。

这个分辨是好的。各位,平常我们在生活中不也应该要分辨吗?这是诈骗集团,这是真实,这是真的。我们要能分辨啊,要不然的话,现在你们都在想分辨台上这个人是什么人啊。我们要能够真的分辨,真的能够认清楚。我觉得这是好的。

5、那个所罗门的智慧不就是能分辨吗?所罗门的智慧能够分辨,我们也想一想。所罗门非常有智慧,所罗门的智慧能够传,能够叫人很敬佩。是圣经上讲说,所罗门的时候,有两个妓女(王上3:16)。这句话就让我们被提醒了。所罗门的时候,有两个妓女。

所罗门很有智慧,很会治国,但他没有办法,起码,他没有消除国内的妓女,这是不幸的。“一个说:‘我主啊,我和这妇人同住一房;’” 这两个妓女住在一个房子里。哎呀,这可以写出很多故事了。妓女是我们中国文人很喜欢写的题目。她们的确命运很悲惨。这两个妓女一定也有悲惨的历史。

然后,这两个妓女呢,住在一个房子里(王上3:17)。那么可见的,应该是好朋友。两个妓女的感情应该也是一个故事的题材。我们想,也应该是不错的。亚里斯多德讲到四大美德,有一个是friendship,友谊。也就是从亚里斯多德来看的话,有美德,就是四大美德其中一个是友谊。一个有美德的人才能有朋友。那么没有美德的人不会有朋友。所以,什么盗亦有道,可能盗亦有道。强盗的盗里面没有真的朋友。那么这里有两个人,两个妓女,她们应该是有友谊的,才会住一间房子。可能是同病相怜。

可能这妓女碰到哪一个公子,这个是她喜爱的男人,她怀了他的孩子,她很喜爱。另外一个妓女也怀孕了,也是一样。可能她们碰到了,她们觉得好男人,怀孕了。所罗门不能防止国内有妓女。这两个妓女都怀孕了,都生了男孩子。房间里没有别人。

夜间,这妇人睡着的时候,压死了她的孩子。(王上3:17-19)所罗门很聪明,有智慧,但是,但是他没有办法防止爱儿子的妈妈,晚上睡觉的时候把儿子压死了。这不希奇。如果你继续问,就会有点希奇了。神为什么允许这件事?神为什么不唤醒那个母亲,“醒来!你现在把你的儿子压了,快要窒息了,再过三分钟就窒息死了。”这个孩子被压死了。(王上3:19)

“她半夜起来,趁我睡着,从我旁边把我的孩子抱去,放在她怀里,将她的死孩子放在我怀里。” (王上3:20)各位,这都是这个妓女早上发现事情,然后推想的。她并没有看到这个事,看到这个事当然就马上叫出来了。

“天要亮的时候,我起来要给我的孩子吃奶,不料,孩子死了;及至天亮,我细细地察看,不是我所生的孩子。” (王上3:21)我细细地看。看起来,看她描述这段话,这妓女也是很老练。她喂奶的时候发现孩子死了,但是她没有大哭大叫:“啊,我的儿子死了!”没有,没有,没有。好像再等了一段时间,让天亮了,看得清楚一点了,她细细地看。这不是看她细细看,是不是看他有没有死掉,而是看这是不是,这不是她的孩子。

那么这时候,就在王面前争吵起来了。“那妇人说:‘不然,活孩子是我的,死孩子是你的。’”这妇人说:“不然,死孩子是你的,活孩子是我的。”她们在王面前如此争论。王说:“这妇人说‘活孩子是我的,死孩子是你的’,那妇人说‘不然,死孩子是你的,活孩子是我的’”,就吩咐说:“拿刀来!”人就拿刀来。

王说:“将活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那妇人,一半给这妇人。”活孩子的母亲就为自己的孩子心里急痛,就说:“求我主将活孩子给那妇人吧,万不可杀他!”那妇人说:“这孩子也不归我,也不归你,把他劈了吧!” (王上3:22-26)

”我是觉得很奇怪,我觉得那个真正的母亲,说:“把这个孩子给她。”这是一个定的。她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活下来,即使别人去养。另一个妇人,她会说:“把他劈了吧!”我就不知道,有哪一个妈妈,有哪一个女人在那个场合说:“把他劈了吧!一人一半,一人一半。”这也暴露说你不是真的母亲嘛,不是吗?就是我不知道,这个母亲怎么会这样说,“把他劈了吧!”

“王说:‘将活孩子给这妇人,万不可杀他;这妇人实在是他的母亲。’” (王上3:27)各位,后来呢?那个调包把自己孩子压死了,换婴孩的妈妈,所罗门要怎么处罚她?处罚一个妈妈刚刚死了儿子,你处罚她?怎么办哦?

圣经上讲所罗门很聪明,所罗门有智慧,所罗门的智慧用一个案子来判断,你就知道他多么聪明了,他多么聪明!第一个,他没有办法禁止国内有妓女,也就是他的智慧不能够让男人不好色。第二个,他的智慧不能防止母亲压死自己的孩子。

这到今天也是一样啊!母亲睡觉的时候把孩子闷死了,我们都听过啊!这个世界有这种事,这不希奇。有这种悲剧不希奇,希奇的是保护以色列的,不是也不打盹,也不睡觉吗?为什么会发生,我们不知道。而且这里面一定有上帝完全的智慧和带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神让这样的事发生。

不过,我们起码可以看这个故事,所罗门的智慧还差远了。他所带来的世界,他所掌管的国家,有的悲剧很多。不过,这不是我们要继续讲的。我先停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我们就要继续讲下去。

我们继续来看《希伯来书》第六章,《希伯来书》第六章。

希伯来书 6:1-3

6:1 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 神、

6:1 Therefore let us leave the elementary doctrine of Christ and go on to maturity, not laying again a foundation of repentance from dead works and of faith toward God,

6:2 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

6:2 and of instruction about washings, the laying on of hands,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and eternal judgment.

6:3 神若许我们,我们必如此行。

6:3 And this we will do if God permits.

1、六章一节。“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 神、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神若许我们,我们必如此行。 ”(来6:1-3)

这段经文也让我们很难了解啊,什么叫“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 (来6:1)?什么叫“基督道理”?什么叫“道理的开端”?然后什么叫“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另立根基。”?

“如果是懊悔死刑”,意思是我们以后不必为我们的致死的行为,也就是犯罪的行为懊悔。哦?是吗?我们不是应该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吗?我们不必再讲信神了。哦?这不是最基本的吗?

那么《希伯来书》作者讲这个,一定是他所指的“懊悔死刑、信靠神”,有不同的用意啊。很可能是,有些可能是异端的团体,在当时的教会里面说,你们过去所讲的都是错的,你们要懊悔;你们过去讲的信靠神的道理也不完全,你们要重新讲信靠神。

2、各位,如果我们今天还有“各样的洗礼、按手礼”这些各样的洗礼,洗礼只有一个,各样的洗礼可能是指着旧约会幕里的物件要用水来洁净。按手礼、死人复活这些教训,很可能它是一个另立宗派的团体的想法。这样讲啊,我这讲,恐怕又有很多人不同意了,我只是就我自己的想法,我所知道的讲。

各位,在传统中,从奥古斯丁开始,立下了这个传统。就是那个时候,有一群信仰很正统的人,也很自负,他们在教会受逼迫的时候,他们是很坚定自己的立场。这些人叫 Donatist(多纳徒派)。那么这些人呢,就是在被逼迫的时候,他们非常坚定,他们宁死不放弃信仰。而在大公教会里,就是在一般的教会里面,有些人会在被逼迫的时候放弃信仰。

那么等到逼迫过了以后,就有人在讨论了,就是这些在被逼迫的时候,他所做的施洗或者主持的圣礼有效还是没有效?如果一个人在被逼迫的时候放弃了信仰,那么他以后,在教会以后、以前所做的一切,包括为人施洗,那个洗礼有没有效?

那么我再问一句话好了,我们如果有人是天主教或者异教、错误的宗教替你施洗,要不要重新受洗?我知道你的答案一定是,当然要重新受洗,他原来那个不算。我懂这个,我也不会反对这个。只是我要告诉你,正统的信仰、讲法是:洗礼不重复。洗礼不重复!

讲一个更严重一点的例子。你在上飞机之前,有人发福音单张给你。你上了飞机,你把福音单张看完了,里面的话很感动你,你就决定信耶稣。它那里面有讲到说,信而受洗就必得救,你信了就要受洗。这时候机长广播了,我们的飞机出了问题,再过几分钟一定坠海,我们大家都死了。

这时候你看到你旁边有个和尚,你跟那个和尚说:“和尚先生,我们信仰不一样,我是信耶稣的。我刚刚看了这个单张,我要受洗,但飞机快要摔下去了,没人替我受洗。你要不要替我受洗?奉耶稣的名替我受洗。”那个和尚说:“好,我替你受洗,奉耶稣的名替你施洗。”机长又广播了,“我们那个机械故障排除了,不会坠毁了,平安下降。”

我一个问题,是不可以问的问题,不过我就问了,这个人的洗礼有没有功效?各位不要回答,正统答案是:有,他不必再受洗。不是因为和尚洗礼有效,而是因为你奉耶稣的名洗礼有效。

我举另外几个例子,可能你们就懂了。如果有人慕道的朋友,他在教会里面看起来他是信了,看起来他也很虔诚,但他不受洗。你跟他说,“信而受洗就必得救。”他说,“我的信仰不够纯正,我看圣经有的时候会心有旁骛,我聚会常常不专心,我不好啊。我还有的时候会打麻将,有的时候会心里有邪念。我还不够好啊,等我好一点的时候再受洗。”

你怎么说?各位,你不会好到够好的时候受洗,永远没有这一天。但是你也不可能很坏的时候受洗,应该也没有这一天。你什么时候应该受洗?这有一个问题,是你们绝对不会同意的,就是,我们不是因为我们好受洗,我们受洗是上帝的恩典。

所以,在传统的教会里面,有一个你们不接受的。我不敢说,我接不接受,我只是说,这件事就是婴儿洗。婴儿洗就是一般教会,就是传统教会接受婴儿洗,就是意思是说,一个人得救,包括这个婴儿的得救,跟他的每一天的美德、理想、智慧、聪明都没有关系,是上帝的拣选。

好,不能继续讲下去了。我们先低头祷告:天父上帝,我们求主帮助,求主怜悯,求主施恩。求主,让我们不是在玩文字游戏;求主,让我们不是在刺激人的感官;求主,让我们能够明白真道,明白你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求主,让我们走在你的真理当中。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各位,我没有赞成婴儿洗,或者和尚受洗啊。我只是跟各位讲,传统教会的一个讲法。你不可能够好来受洗。好,我们下课,有没有报告?

(根据影音整理而成,未经讲员康来昌弟兄审阅,仅供弟兄姐妹们参考。请多提宝贵意见!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