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今天读的这段经文,我们查的时候分成三个部分,其实是两个部分。因为十九节到二十五节是一句非常非常长的话,这是一整句话。这么长的一句话,其实也不难梳理,因为如果你读英文的话,它的语法结构是蛮简单的:是两个Since(由于),三个Let us(让我们),两个“由于”,三个“让我们”,这是为什么我们把这前面分开。十九节到二十一节,两个“由于”;二十二节到二十五节,三个“让我们”。

分段

第一段:特权与责任(来10:19-25)

特权:两个“由于”(来10:19-21)

10:19 弟兄们【a】,我们既因【b】耶稣的血得以坦然【c】进入至圣所【d】,

10:19 Therefore, brothers【a】, since【b】 we have confidence【c】 to enter the holy places【d】 by the blood of Jesus,

10:20 是藉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a】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

10:20 by the new and living way【a】 that he opened for us through the curtain, that is, through his flesh,

10:21 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 神的家,

10:21 and since【a】 we have a great priest over the house of God,

两个由于(来10:19b,10:21a)是什么呢?是基督为我们做的两件事情。那这两件事情它是非常非常浓缩地总结了前面希伯来书里面好多好多的内容,这是高度浓缩的一个结论。那这个结论是对谁说的呢?是对弟兄们说的,这一句话的对象是非常清楚的,是弟兄们来(来10:19a)。既然是弟兄们,肯定是信主得救的基督徒,否则在圣经里不会称为弟兄们,不可能的!Ok?所以十九节到二十五节里所有的内容,是仅仅应用在基督徒的身上。之所以要提一提这个,因为这和后面有点区别。

第一个“由于”(来10:19b)

当希伯来书的作者说到弟兄们的时候,他在提醒我们,我们属于神,我们是一群特定的人,在我们身上有一些特权,是不是弟兄们的人没有的。我们的特权是什么?是我们有一个特权,可以怀着充足的信心(来10:19c),就是坦然的意思——刚才John讲的很好——充足的信心,勇敢地来到至圣所。什么叫来到至圣所?(来10:19d)来到至圣所就是亲自与神面对面。

世上的偶像、宗教,你都是要去找神。你想要孩子高考成功,你要去找谁?五台山拜文殊菩萨。你要去求小孩,你要去哪里?京西妙峰山。你要什么东西,你都得去找。而我们现在是可以到永生神的面前,怀着充足的信心,勇敢地,随时随地来到至圣所。

什么叫怀着充足的信心?就是这件事情是确定的,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地方。这个词也会翻译成勇敢的。什么叫勇敢?就是你可以确定,因着耶稣的血,所以你不会被神击杀。

虽然是充满着信心,并且是勇敢的,绝对不是随意的。因为我们得着救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一个严肃的,充满恩典的事情。所以这一位神,虽然我们可以随时与祂,充满信心地、勇敢地面对面,但是祂值得我们的敬畏。

又新又活(来10:20a)

我们之所以可以有这样的特权,是因为人到神面前的这一条路被打开了。希伯来书的作者用了“又新又活”(来10:20a)这个词来形容这个。注意的是,这里的“新”这个词,全本圣经只用了一次,就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新”不是新旧的问题,不是真假的问题,这个“新”这个字有它特别的意思。这个字是新鲜的,刚刚杀掉的意思,Ok。Freshly killed(刚刚杀掉的)、鲜活的,这个字的意思是,我们的救恩对我们来讲都是新的,都是活的。它指着这个救恩使我们得自由,救恩使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这个东西它不会变得老旧,不会变得陈腐,什么时候我们思想这个救恩,这个救恩的新鲜地带来的生命就会影响我们,让我们有那种欢喜、快乐。

我们跟神之间的关系要恢复,必须有两件事情要发生:第一个,要流血;第二个,人跟神之间的拦阻要被打开。这就是十九节到二十节里面这两件事情所说的。那这两件事情都是基督已经为我们成就的,在这两件事情上面,人没有办法有任何的功劳。当你在基督里,基督所作的这两件事情就自动在我们身上完成了,你就自动可以随时随地来到至圣所,这条是鲜活的路。

我们想下,如果我们可以走在这样的一条路上,每天是应该可以给我们带来喜乐和鲜活的。多少人上班开车,可能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都走同一条路,你走到厌倦到一定的程度,当你退休的那一天,你会告诉自己:“我终于不用再开这条路了。”今天我刚刚收到一个Message(信息),说:有一个老头退休以后,他还要重新开这条路,只是他再也没有上班的压力,所以他故意开得非常非常慢,造成堵车,让所有人上班都迟到。他退休以后这么无聊。但是如果我想我开车开了三十年,这一条路我并不会想要天天走。但是主耶稣给我们开的又新又活的路,这条路应该是我们天天想要走的。

第二个“由于”(来10:21a)

第二个Since(由于),就是基督为我们做的第二件事情,是祂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祭司来治理神的家。那这也是前面很多个章节讲到的内容,他用一个短语就统统概括了。如果我们想知道这句话到底在说什么,就要去查前面所有的经文。我想我们没有必要去再把它拆解,因为比起一般的书信,希伯来书更像讲道。一个人如果在讲话的时候,他很有可能需要用一些话来提醒听众:“刚才我讲了这些,刚才我讲了这些,我在这个部分概括一下,然后我们再往前走。”所以这几句话是概括前面很多很多的内容。

但无论如何,他提到了神的家,就告诉我们,如果你是弟兄们,你在地上可以享受一个团体,这个团体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叫神的家,或者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叫神的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团体可以有这个称呼,只有弟兄们在一起的时候有这个称呼,并且这个家有一个家主,就是基督,祂在经营,祂在管理。所以在神的家中,人和人之间的事是家庭成员和家庭成员的事,人和人之间的事不应该是法律层面的事,不应该是社会层面的事。那这是神给我们特别荣幸的两件事情:你随时可以见神,坦然无惧地见神;你享受神的家。

责任:三个“让我们”(来10:22-25)

10:22 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a】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 神面前;

10:22 let us【a】 draw near with a true heart in full assurance of faith, with our hearts sprinkled clean from an evil conscience and our bodies washed with pure water.

10:23 也要【a】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

10:23 Let us【a】 hold fast the confession of our hope without wavering, for he who promised is faithful.

10:24 又要【a】彼此相顾,激发爱心【b】,勉励行善【c】。

10:24 And let us【a】 consider how to stir up【b】 one another to love and good works【c】,

10:25 你们不可停止聚会【a】,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b】,倒要彼此劝勉【c】,既知道(原文作“看见”)那日子临近【d】,就更当如此。

10:25 not neglecting to meet together【a】, as is the habit of some【b】, but encouraging one another【c】, and all the more as you see the Day drawing near【d】.

既然有这两个特权,那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的回应是什么?那接下来的几节经文里有三个,英文是三个Let us(让我们)(来10:22a,10:23a,10:24a)。中文翻译成“ 就当”(来10:22a)、“也要”(来10:23a)、“又要”(来10:24a),对吧,英文都是一个字Let us(让我们)。既然有三个“让我们”,那这三个“让我们”分别指着什么呢?

第一个“让我们”(来10:22a)

第一个是,二十二节说——虽然是“并我们”,对吧——人来到神面前,是每一个人自己来到神面前。虽然说这里讲的是“让我们”、“并我们”,它其实是指着每一个人,如果你知道你有这样的特权,你应该来到神的面前。二十二节第一个让我们,指的是个人的态度。你如果已经有权来到神的面前,你就应该常常来到神的面前。Ok?这个不是地上很多的地方机构给我们的福利。你知道美国的博物馆可以买通票,美国的国家公园可以买通票,就你买一张票,哪一个都可以去,随时都可以去,不代表你每天都需要去的,不去你亏了吗?但是我们认识神不一样,神给我们这个特权超过地上一切的特权,当你有这个特权的时候,你应该常常去。

来到神面前需要有四个条件

那二十二节告诉我们来到神的面前需要有四个条件,我就不细讲了。两个条件是我们的,我们需要预备的,两个条件是神预备,这四个条件都完成了,你可以真的与神相见。我们所预备的条件是什么?第一个是真实,第二个是信心。我们到神面前,神一定是非常看得清楚我们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在神面前没有任何需要遮掩的地方,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不管我说我是什么样的,还是我装作我是什么样的,都没有用,所以你是啥就是啥,毕竟你要相信你可以来到祂的面前。所以我们具备两个条件:真诚和信心。但是不是人有了真诚和信心就可以来到神面前,神需要做什么呢?需要洁净我们的良心、洁净我们的身体,意思就是我们里、外都是洁净的。一个洁净的人是被神悦纳的,他才可以凭着真实、凭着信心来到神的面前。

第二个“让我们”(来10:23a)

第二个“让我们”,就是二十三节讲。让我们什么呢?抓住盼望。“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就是抓住那个盼望。一个信神的人你盼望什么?希伯来书作者在这里没有讲得很清楚,但是前面,他引用亚伯拉罕的故事,引用以色列进迦南地的故事,他基本讲得很清楚,神要赐给我们很多的东西,在永恒中、在今世。你为什么会抓住这一个指望,是因为你知道那个东西有价值。一个人如果要离弃罪恶,你是不是需要付代价?你会不会很有挣扎?你会不会很煎熬?很有可能,问题就是你到底盼望什么?如果你知道信实的神因着人愿意离弃罪恶,祂一定要赐给你成熟,赐给你平安,你就会去争取,你就会去抓住。不愿意抓住,是因为你不知道那个盼望有多好。

第三个“让我们”(来10:24a)

从个人的敬虔来到神面前,到持续地相信,二十三节,然后呢?到了二十四节就是团体的追求。第三个“让我们”是“让我们彼此相顾,激发爱心”(来10:24bc)。在基督徒的世界里没有一个人可以自己走这条信仰的路,在基督徒的世界里没有任何其它的人可以替你走这条信仰的路。所以它既必须是一个人走,也必须是所有人一起走。

人需要同伴的鼓励和追求,特别在这里讲的“激发”(来10:24b)。这个词是告诉我们,爱心和善行不是自然产生的,stir up(激发)是促使什么事情发生的意思。一个人不会自己在家里坐着,想着想着想着我就充满了爱心、充满了善行。爱心和善行是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当中,因着神的灵的感动而促发产生的,是需要长出来的,需要培养的,需要学习的,需要刺激的。

爱心相对容易理解,善行这个词在圣经里面指着和我们世界上人讲的,这种什么日行一善呐,这种好事不是一个概念的事。好事是指道德上、在社会上被认可的事情。当然,如果这个社会的道德低下,好事会变得面目全非,坏事也会变得面目全非。这里讲的好事是绝对的好事,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价值的好事。所以在基督徒一起追求的过程当中,人渐渐地会长出爱心,并且能分辨得出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好事。

不可停止聚会(来10:25a)

那二十五节,在中文翻译里好像是另起了一句话,但是如果你看英文的翻译是非常清楚的,和二十四节是连起来的。因为二十四节讲的是正面的,二十五节讲的是反面的。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来10:24),这必须是人和人在一起才可以发生的事,才能彼此相顾嘛,对吧?你每一个人跟每一个人分开的,井水不犯河水,都分开不见面的,没有机会彼此相顾、激发爱心。所以二十五节,希伯来书的作者用了另外一个方面,那就告诉你说:不要停止聚会,不聚会会变成习惯(来10:25b),而习惯是我们每个人生命当中最麻烦的事情之一。习惯是一个内心的问题,习惯是一个思维的问题,习惯是一个生理的问题,习惯非常难改,一个人很不容易学新的东西,大部分的情况是因为他有很多旧有的习惯。所以学新的东西比Unlearn(忘记)旧的东西要容易。

所以希伯来书的作者才警告他们,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来10:25b),其实这个话是不用加的,对吧?“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倒要彼此劝勉”,很通。但是他特别加了一个,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因为停止惯了,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如果我们有停止聚会的经历,或者你认识停止聚会的人,你会发现重新再恢复进入一个聚会,是很困难的,他很不容易融入。我们中间肯定有,每个团契都会发生,周围一些人,曾经在教会聚会,信主也很追求的,不知道为什么在外面晃荡了三年五年,再回来,一发现物是人非,它这个地方好像不太像他的家,那这是一件麻烦事情。

所以常常劝勉,要看到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来10:25cd)希伯来书作者突然在这里提到一个日子临近,那个日子就是主来的日子,就是审判的日子。基督徒常常聚在一起,分享神的真道,才会慢慢有这个感受,因为圣经启示我们主有一天还要再来。如果一个人在那里,他不追求,他离开聚会,他很难去想到什么主还要再来那一件事情,因为没有人提醒他,他也不想要知道,因为他在外面活的好得很,他不会去考虑主再来的事情。他真的考虑主再来的事情,他就会乖乖回来聚会,一定是这样的。所以前面那一段讲了两个特权,三个责任。

第二段:神的严厉(来10:26-31)

希伯来书10:26-27

10:26 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

10:26 For if we go on sinning deliberately after receiving the knowledge of the truth, there no longer remains a sacrifice for sins,

10:27 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

10:27 but a fearful expectation of judgment, and a fury of fire that will consume the adversaries.

后面那一段挺吓唬人的,二十六节讲,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来10:26)。因为这节圣经和我们很多理解的关于救恩的真理,你看上去有矛盾的地方。你如果看二十六节,它上面讲:一个人如果得知真道,你再故意犯罪,赎罪祭对他来讲就没有用了,你不能赎罪了,赎罪祭没有,就不能赎罪了。你故意犯罪如果不能赎罪,你会怎么样呢?你就落在永远的刑罚里。所以很多人拼命想要把这节圣经给解释开:“他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词一定是这个意思,那个词一定是那个意思。” 但是,如果我们非常坦诚地读这个圣经,你很难解释开它里面任何一个字。因为它每个字都是如此的清楚:“犯罪”、“接受了真理”、“No Longer”(再也没有),对于罪的祭就没有了。

那有几个事情我们要想一想的是,圣经里面除了这个地方以外,除了这个地方,哪里还会用永远的死、永远的刑罚来警戒已经相信耶稣的人?你听懂我的意思?圣经可不可以用永远的死来警戒已经相信耶稣的人?我们跟人传福音的时候说,你信了耶稣之后怎么样?得永生。我们有没有传福音的时候跟人家讲:“你信了耶稣之后,不要再故意犯罪,就能得永生。”从来不这样传福音的,没有这样传福音的,这个福音是不对的。因为你看保罗的书信也好对吧,没有这个事情。所以圣经不用永远的死来警戒已经信主的人。

第二个,我在讲第六章的时候也讲过类似的概念,如果一个人的救恩是可以失去的,保罗一定会把这个事情讲得非常的清楚,但是保罗从来没有讲过,一次也没有讲过。因为这个事情太大了,一个人不信主的要成为信主的,这一个大事情。这个救恩得着以后还能失去,那不是更大的事情啊?可以失而复得吗?你要怎么样失而复得?还是你只能得一次,以后你损失了,再也没有了?保罗从来不跟你讨论这个事情,保罗就告诉你救恩只有一个,你有了就是有了,信耶稣得永生,句号。所以全本圣经的启示,不用永远的刑罚来警戒、来形容已经信了耶稣的人,保罗也不讲救恩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问题。

二十六节不是来让我们专门去探讨救恩的真理,二十六节开始告诉我们,这一段圣经就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讲的。为什么要对我们每个人讲这个话?是因为每一个人需要省察自己的生命。你会不会故意、持续地犯罪?Go on sinning(持续犯罪)是持续犯罪,Deliberately(故意地)是故意地。一个真正有主生命的人,会不会故意、持续、长期地犯罪?他应该是不会的,因为犯罪会让他痛苦,犯罪会让他失去平安,犯罪会给他带来管教。但是一个人可以说自己是基督徒,但如果你里面没有真正有主的生命,他只知道主的事情,他可以一直生活在罪中,故意做许许多多十恶不赦的事情,他还可以持续在那里做。所以基督徒嘴巴上讲是没有用的,爸妈是信耶稣的也没有用的,你在教会里受了洗也不一定的。你真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所以其实一个人不怕犯罪跌倒,怕的是一个人明明知道这个事情有问题,但是我就要去做,我喜欢去做,我不去抵挡,我不去解决。那如果一个人心里面存这样的事,不管他对于真道知道多少,对他来讲赎罪祭都是没有用的。那对于一个知道真道,他会不想去故意犯罪,赎罪祭对他来讲有什么意思呢?它的意义就,它免去了神终极的审判和愤怒。虽然赎罪祭给我们免去了终极的审判和愤怒,但不改变这一段圣经启示的,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罪恶仍然会带来神的管教和神的怒气。神就是不喜欢罪的。基督徒会不会犯罪?他会。基督徒犯罪神喜不喜欢?不喜欢。基督徒犯罪神要不要管?祂要管。但是基督徒身上,这里讲的所有的终极的刑罚,都在耶稣基督身上,都不在我们身上。

希伯来书10:28-31

10:28 人干犯摩西的律法,凭两三个见证人,尚且不得怜恤而死,

10:28 Anyone who has set aside the law of Moses dies without mercy on the evidence of two or three witnesses.

10:29 何况人践踏 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

10:29 How much worse punishment, do you think, will be deserved by the one who has trampled underfoot the Son of God, and has profaned the blood of the covenant by which he was sanctified, and has outraged the Spirit of grace?

10:30 因为我们知道谁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又说:“主要审判他的百姓。”

10:30 For we know him who said, “Vengeance is mine; I will repay.” And again, “The Lord will judge his people.”

10:31 落在永生 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

10:31 It is a fearful thing to fall into the hands of the living God.

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有四节的圣经来讲到罪恶所带来的愤怒和刑罚是何等的严重。二十八节告诉我们只需要两三个人作见证就可以定罪了。那现在呢?如果我们要被定罪,我们被谁定罪?是被圣灵定罪,被神定罪。它的严厉的程度远远超过那两三个人,它的准确的程度远远超过那两三个人。所以二十九节说“何况”,英文是“How much worse”(多糟啊),多糟糕啊,还能更糟吗?不能更糟了。

如果一个人把神的儿子踩在脚下(来10:29),二十九节,在主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那段时间,有这么多人想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他们就是,虽然说不叫踩在脚下,但是把祂钉在十字架上道理是一样的,就是想要除掉他。

第二个,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就是说你不识好歹,你觉得主的流血、神的立约是一个稀疏平常的事情。

第三个,圣灵带给人许多的恩典,人却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去污蔑祂。圣灵提醒人你应不应该做这个事,人偏偏要用肮脏和污秽来诋毁圣灵的提醒。如果一个人故意、持续地、长时间地做这个事情,那他就要在这一个“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的神面前受审判。

三十节引用旧约,二十八节引用摩西的律法,它就是告诉人说,旧约圣经所讲的经文,旧约圣经所用的例子,都是对人犯罪的警告。你读圣经的时候这个话就是对你说的,你看以色列人的历史,以色列人就是我们的历史,圣经和那些故事就是对我们的提醒。你在圣经里面,在以色列人的历史当中,你就看见神是多么的真实。

一个人行恶一次,他很可能被石头打死。这可能是很轻的刑罚哦!你说:“啊!被石头打死还很轻的刑罚!”你想想你被石头打死,和那些怀不信的恶心的人,在旷野漂流四十年,最后还倒毙在旷野,哪个惨?后者更惨呐,前面比较简单呐。所以我们想一想,对吧,人如果可以免除神在我们生命当中这样的刑罚,那是何等的怜悯。

“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来10:31),我想希伯来书的作者,他不需要再举什么例子,用什么其它形容词,来讲这件事情。也许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太好了。虽然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最好,但是我们离人类历史里面,大量的时代,大量的人所处的环境要好很多。如果你去看战争的纪录片,如果你去看人类的历史,你如果看现在世界上许多贫穷的国家。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情形已经够可怕了,没有水,没有电,没有交通,没有教育。这种时代、这种地方大有人在。我们会觉得说那些事情很可怕,战争很可怕,饥荒很可怕,洛杉矶烧大火很可怕。我想希伯来书的作者可能穷尽了他的辞藻,不想再去形容神到底有多可怕。

那前面那一段我们的荣幸,和后面那一段神的严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基督徒都需要认识的真理。

好,我就补充到这里。

(根据影音整理而成,未经讲员喻马可弟兄审阅,仅供弟兄姐妹们参考。请多提宝贵意见!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