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希伯来书第十章的十九节开始到这章的结束,是一段劝勉。还记得我们刚刚开始查希伯来书的时候,我们就讲过,希伯来书的整卷书的结构是真理跟劝勉交替进行的。整个希伯来书讲了几方面的重要的真理:基督是谁;祂的超越性;祂是大祭司;祂是那个完美的祭物。那到了希伯来书的后面几章,十章,十一、十二、十三章,那更多的是跟我们有直接关系的生活、行为、态度这一类的。那十九节到三十九节这一段的劝勉很明显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警告,第二个部分是鼓励。也就是说我们讲的劝勉,英文叫Exhortation(劝勉),一般都会分成这两个部分——警告的部分和鼓励的部分。警告的部分上个星期我们已经读过了,那这个星期我们读的是鼓励的部分。

引言

那么在读这段圣经的时候,其实可以思考很多的问题:为什么要鼓励?你鼓励信徒什么?你怎么鼓励?那鼓励完之后真的能得到什么益处?你最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是指这个作者?那根据前文,我们会知道,希伯来书的作者非常不想看到一个结果,就是人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离弃信仰,堕落。所以这一件事情是人需要常常自己省察,并且要专心地去抵挡、拒绝任何有可能让自己堕落的这种机会。

我们其实在北美这里聚会,这么多年从BCTC到ECTC,我们中间来来回回好多人,有不少人在我们这里受洗。但有的时候很匆忙,因为要赶着回国,可能是在回国前两个月来我们的教会,结果他说他愿意信,然后他受洗,然后就回去了。但如果我们真的认识以前很多这样的朋友,我们会发现他们回了中国之后,好像也没有再聚会,也没有再追求,他们的生活跟其他人,你可以说是没有区别的。我想我们多多少少都认识这样的人。

那你说这样的人得救了吗?我永远不能说这个人到底得救还是没有得救。但是我至少可以说如果他不认为,如果他觉得,不追求没有什么问题,我不需要见证自己的信仰,没有什么问题,曾经我受没有受洗也没有什么样的问题,我现在聚不聚会我也觉得没有什么样的区别,那其实他的心思、意念、生活,都是被这个世界在那里塑造的,他没有办法成为神的见证。那他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很难说,但是我们实在不希望一个曾经蒙了光照的人,他会愿意继续地在这样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那至于前面那段圣经就是讲的这样一个情形。那这段圣经就讲到:为什么希伯来书的作者要鼓励大家要思考关于苦难的事,关于艰难的事,关于信心的事,关于勇敢的事?对吧,这些词里面都提到过好几次。是因为人不但有可能在真道上他会离弃,他还有可能被各样的患难所击倒。

第一世纪的基督徒,其实是很悲惨的,只有在最早的那几年还好。后来从司提反被打死之后,耶路撒冷教会就受到逼迫。后来罗马皇帝又开始逼迫基督徒,那个就不是宗教的逼迫,那个就是大屠杀。所以第一世纪的基督徒是面对各样的患难。然而如果我们现在站在两千年之后的角度,再看过去两千年的基督徒:在欧洲大陆的、在阿拉伯国家的、在无神论的国家的,基督徒遭受的患难多了去了。这个我说的还是指大环境上的,政治历史方向的。个人的、小团体里面的,你碰到的灾难,碰到的疾病,碰到的逼迫,你可以说它更小,你即使是在一个和平社会,你都有可能受到嘲笑,都有可能受到别人的欺负。

从大到小,神的儿女都会面临各样的问题。如果一个神的儿女是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这样的问题,你可能需要怀疑自己的信仰。为什么我经历的跟耶稣经历的不一样?那我们那个就不讲了哦。所以希伯来书的作者非常的清楚,神的儿女在地上所要面对非常艰难的挑战,很多的时候都是在人的眼光底下,你愿不愿意承认相信你是神的儿女。你如果承认相信神的儿女,你是要付一定代价的,对吧?

分解(来10:32-39)

希伯来书 10:32

10:32 你们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后所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

32But recall the former days when, after you were enlightened, you endured a hard struggle with sufferings,

所以在三十二节开始,这个作者给了一个其实有一点——我不能说奇怪,但是并不是那么常见的一个命令。书信的作者一般的劝勉:持守啊、相爱呀、信心啊,这种劝勉很多。但这个地方他特别说你们要回想过去,所忍受、所经历的患难(来10:32)。这样的劝勉不多的在圣经里。这个追念就是想到、想到——忽然想到,让曾经的历史成为你现在的提醒。那这个词就是彼得在鸡叫三次以后,忽然想起主的话,同样的词。

那为什么要想以前的事情呢?忆苦思甜,什么叫忆苦思甜?就是你想想原来很苦,那现在的日子你就觉得说:“哎呀!好过一点。”对吧?你现在平安的日子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愉悦,因为你和曾经的艰苦有比较。是这样吗?这个是世人的想法。

让你去想曾经所受的各样的苦难,有没有可能这种事情会成为我们骄傲的资本?你看,我经历过这个,我经历过那个。有没有可能变成嘲笑别人的资本?别人说:“哎哟!我现在很痛苦哦,我现在很挣扎啊!”你说:“这算什么?我以前经历过的比你糟糕多了!”是为了让那些事情成为我们的资本吗?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所经历的患难没有成为我们的资本, 它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苦毒——二次伤害。你本来已经痛苦一次,有没有可能你想以前发生过的痛苦,你越想越痛苦?为什么这个样子?为什么那么不公平?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你有很多的抱怨。哦,很有可能哦。但是希伯来书作者对于这件事情,它用了好几节的圣经给你解释了,为什么要去想这个事。

如果我们联系前面希伯来书的各方面的启示,你会知道基督是神,祂是那一个藉着祂的话托住万有,所以一切的苦难,神都是知道的。神不希望祂的儿女受苦,神更不希望祂的儿女永远受苦,所以祂拯救世人。但是祂为着神儿女的好处,祂把人放在这个世界上,让人经历一些的苦难,是对人有益处的。

因为雅各书告诉我们:落在百般试炼中,你要以为大喜乐。(雅1:2) 你会想这个简直是太无厘头的话了,人在百般的试炼、各样的难处当中,你怎么会以为大喜乐了呢?因为神要让人的信心得以完全,要把人的生命塑造的完美。所以这一段话跟雅各书中讲的话是彼此呼应,彼此解释的。

所以神让一些人曾经经历了大争战和各样的苦难,这些人经历了大争战和各样的苦难,他们有没有失去信心离弃真道?没有!这里讲的是那些没有离弃的人,他们仍然在真道的里面。那他们为什么可以经过大争战和各样的苦难仍然在真道当中呢?是因为他们有信心,是因为神不但是保守他们的信心,而且炼净他们的信心,是神安排了环境,让他们经历了这些,以至于他们现在还可以听希伯来书作者的劝勉,教他们怎样面对将来的生活。

所以这里面讲的是一件非常宝贝的事情。对于神的儿女来讲,曾经所经历的难处不是骄傲的资本,也不应该成为人的苦毒,它应该是一种财富,是神将这样的经历积累在人的生命当中。当人需要用勇气、信心去面对将来要遇到的环境的时候,你就有这一个资本。人到生病的时候,才发现为什么我的抵抗力这么差。人到年老的时候,发现为什么我的肌肉那么没有力量。你到了什么什么时候,你才发现为什么我没有这个,为什么我没有那个,因为没有积累。在还没有遇到大问题的时候,人没有经过锻炼、积累、受苦、学习、操练,那将来有用的时候就没有了。所以神是为着祂的百姓,让祂的百姓可以积累一个财富,叫忍受大争战和各样的苦难。

那这个财富的获取是非常艰难的。没有一个人,我想包括我自己,所有人,我们都不希望自己把自己放在苦难的里面。我们每个人每一天在做的事情,都是希望可以从苦难里面出来。为什么要多挣点钱?为什么要去看病?为什么要移民?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那样? 其实每个人都想从我们的某一些经历里面可以出去,我们不想留在那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一个解决问题的这个Mentality(思想观念),那个思想观念里面。那神是一直希望藉着神的话可以改变我们的眼光,让我们不要忘记曾经忍受的这些的艰难,因为这个对我们是有益处的。不单对我们有益处的,还要想想你对别人也是有益处的。为什么一个人不单对自己有益处,对别人有益处呢?因为你成为了一个器皿,成为了别人的祝福。

我们其实很难想象当时的人他所受的是什么样的苦,和他们将来所要面对什么样的苦。如果我们在北美这样的社会生活,你很难想象,当时一家人随时、瞬间就统统被抓进去了。你所拥有的财产,突然就没有了。我们可能,至少我们在座的,你可能在电影里面,你可能看见这一些,你亲身经历的不会有当时那么的恶劣。也许某些人有,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不容易碰到这样的问题。财务上的侵犯、身体上的侵犯、政治上的迫害,那些人是非常现实的面对,他们是第一手的见证者。我们如果看使徒行传,你看见使徒、斯提反、门徒,包括曾经的保罗都是亲自去抓人,把人下在监里。

那我们要想,这段圣经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呀?我们经历的,跟希伯来书的听众所经历的,不是一个档次的事,至少不是一个同样的发展的这个情形的事情。虽然我们经历的和他们经历的具体的事件是不同,身处的政治、地理的文化的环境也是不同的,但其实它的性质是一样的。那些人被毁谤,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来10:33a),是什么意思?是因为他们有公开的信仰,所以他们被人嘲笑,他们被人欺负,他们被人利用。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社会,一样的道理。Ridgewood现在要去植堂,那很多的邻居就觉得说:“哎呀,这个事情很糟糕,你们怎么可以一大批人涌进来。” 那我想如果邻居里面有基督徒,可能稍微好一点,对吧?很有可能,我想这个邻居里面,很多人他如果看见一堆人去聚会,他们会心里很担心,那大概他们不是基督徒。那他们就会——也许他们没有恶意,但他们在客观上就是会给基督徒造成很多麻烦。然后你要跟他讲:“我们因为这个信仰,我们需要做这样的事情,我们不会怎样。”你觉得他们那么容易接受和相信吗?还是他们心里常常会存着一种眼光,他就是要来看看你,你哪里做的不好,你哪里有问题?很有可能的!这是在聚会里面。

在职场上、在学校里面一直会有这样的事。那以前跟我们家老大讨论在学校里面有没有给人传福音啊?这个是小孩子觉得最有挑战的事情。他总说:“哎呀,这个印度人啦,这个是不信的啦,不会来教会的啦!”其实他讲这个话,在内心里面是有一种惧怕的,因为他害怕被拒绝,他很有可能害怕被孤立。所以,他在读高中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对话。虽然没有第一世纪的这些人财务上的、身体上的这种这么现实的难处——我想那样的难处在世界上现在很多地方仍然在发生,Ok——我只是说我们拿现在我们这里的环境做例子。

希伯来书 10:33

10:33 一面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a】;一面陪伴那些受这样苦难的人。【b】

10:33 sometimes being publicly exposed to reproach and affliction【a】, and sometimes being partners with those so treated. 【b】

他一面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来10:33a),在我们中间一样发生,性质相同,表现不同而已。另外一面是什么呢?,另外一面陪伴那些受这样苦难的人(来10:33b)。一面这些人自己遭受非常艰难的事——委屈、误会、嘲笑、毁谤;另外一面,这个陪伴这个词就是团契,我们讲的Fellowship(团契)——团契、交通、有份。有很多人也受这样的苦难,但是另外一些人,他们自己在经历的时候,他们有那个信心在面对,同时他们就可以帮助、安慰另外那一些人。所以这群人在社区当中,在人群里面是非常有价值的,神就把有如此坚忍的品格的人放在地上,成为人和人之间的祝福,这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

我们再引申去看一点点:我们就算没有非常现实的外面的逼迫,当我们里面要抵挡罪恶,制伏情欲,不爱世界的诱惑,远离恶者的试探,你很轻松吗?“啊,这种事太简单了!” 是吗?不是的!每个人在内心当中都很挣扎,都很痛苦。你不被这个世界嘲笑,你就有可能被魔鬼嘲笑。那这个时候,你对于面对自己,面对神,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受苦的心态。那同时,如果一个人有这样对付罪恶、情欲、世界的经历,他才能够陪伴别人同样能够面对罪恶、魔鬼、世界、情欲。双方或者大家都可以知道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对吧?

希伯来书 10:34

10:34 因为你们体恤了那些被捆锁的人【a】,并且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b】,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c】。

10:34 For you had compassion on those in prison【a】, and you joyfully accepted the plundering of your property【b】, since you knew that you yourselves had a better possession and an abiding one【c】.

然后三十四节就说了这些具体的例子。“因为你们体恤了那些被捆锁的人”(来10:34a)。体恤被捆锁的人,是had compassion on those in prison(体恤被捆锁的人),就是对于关在监狱里面的人有那一个同情心。那对于当时,可能是真的那些关在监狱里面的人。那我承认我现在不认识关在监狱里面的人,可能你们有认识关在监狱里面的人,但是我不认识,对吧?我想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多关在监狱里面的朋友。但是我们身边有没有这个好像被关在监狱里边的人? 你会被什么关在监狱里?是什么东西成为你的捆锁,让你活得像一个罪犯?罪恶、私欲、重担,都有可能让人成为一个捆锁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在捆锁当中挣扎过,并且经历、忍受、得胜, 你是没有办法陪伴同样的人。你要么和别人同样的一起跌倒,你要么对于他没有任何的同情心,因为你没有受过。但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产生了一种坚忍,他自己经历和对付,并且得胜忍耐,他就可以体恤别人。

“并且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来10:34b)刚才弟兄讲的很好,甘心忍受就是喜乐地忍受。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要喜乐地忍受,这个太莫名其妙了。不要说家业被人抢去,我出门丢了十块钱我都得心疼。有些人是出门不捡钱就算丢,对吧?你生命中有些东西被失去、损失的时候是很心疼的,现在那些人是家业被抢去,他们也高高兴兴地忍受,为什么?因为有获取。代价必须和收益相比。你说这个代价很大,就是抛开计量讲毒性,就是耍流氓。你抛开收益讲代价也是没有意思的,你说代价大和小必须跟你收益相比。

有一次我举过的例子:贾玲为什么愿意减肥,减一百多斤?因为她的片酬有一个亿,给你一个亿你减不减一百多斤?高高兴兴地减一百多斤,没有一百斤我也减掉一百斤,我减成负的我也减,对吧?你的代价是和收益相比的,那你现在生活在地上的时候,你到底用什么来衡量代价和收益?有太多人觉得生活在罪恶里面,好高兴啊,得着很多现实的利益、瞬间的快感。问题是什么?那个代价是什么?有些人说抵挡罪恶、抵挡诱惑、不要贪心,代价好大啊,为什么要放弃这些?你就去想想,你的收益是什么。你越明白收益是什么,你才越好容易衡量代价。

那神告诉人说,祂为人预备的是在质量上更好,时间上是永恒的,那一个长久的益处。所有圣经里面告诉你,你值得放弃的东西,都是在质量上没有那么好,时间上相对短暂。值得去追求,可以放弃一些去换取的,是质量上更好,时间上更永恒的。所以这里讲更美、长存的家业(来10:34c),这其实是两个词:更美就是指品质,长存就是指永恒。神为人预备的,你信得过神,神就要给你预备祂的应许,一定是质量更好、更长远。

希伯来书 10:35

10:35 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

10:35 Therefore do not throw away your confidence, which has a great reward.

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来10:35)千万不要把面对这些挑战的那一颗勇敢的心给丢掉了。好好地回顾、好好地思考,你是怎么经过的,然后把这个经历好好地保管起来,这是你的财富,这是你真正的资本。

来美国二十几年,搬了好几次家,每次搬家东西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多。我相信今后搬家会搬的越来越少。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呢?新的来了,旧的舍不得丢。那为什么人年纪越来越大了,会搬家东西越来越少呢?你有可能越来越多哦,我不希望是这个样子。因为你会发现有很多东西你宁愿丢掉,我也不要去花时间、经历、空间去把它存下来。需要丢什么、需要留什么,人是需要智慧去衡量的。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不能丢的东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我们的负担。

那圣经告诉我们应该丢什么,应该留什么?当我们有真正的宝贵的属灵的经历,你千万不要丢掉,你去回想,这会成为我们下一次面对同样的事情,经历同样的事情的一个宝贵的教训。而且,你越思考这个信心,你就越坚固,并且要给你极大的赏赐——就是前面那个更美、更长存的家业。

以前那个Huaxin弟兄到我们中间来传福音的时候,他就说:圣经是一本情书,是一个新郎写给新娘的,所以你要用心去体会;圣经是一封家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你要去认真的体会为父的心肠;圣经也是一封遗书,是长辈离开了,他把最宝贵的要留给你的东西写在这封遗书里,你应该好好地去读,千万不要落下这个里面的宝贵的东西。所以越读圣经,应该去,越能够发现神给我们的应许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永恒。

希伯来书 10:36

10:36 你们必须忍耐,【a】使你们行完了 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

10:36 For you have need of endurance, so that when you have done the will of God you may receive what is promised.

三十六节在这里,同样用类似的鼓励的话,但是他的语气突然变得非常非常的强烈。你们必须忍耐(来10:36a),这样的话,前面没有出现过哈。你们必须忍耐——你们有一个忍耐的需要。因为作者知道这件事情非常的难,没有人会喜欢受苦,所以他用强烈的语气来强调这件事情。

人可以坚持地忍耐下去,是因为神在我们身上有祂的旨意,并且神绝对不会让我们失望。魔鬼是那一个谎言的父,它绝对会让我们失望。它给我们应许的,我们看为好的东西绝对在将来让我们大大地后悔。但是如果人明白神的旨意,神绝对要、必须,实现祂的应许,祂肯定不让人失望。

希伯来书 10:37-39

10:37 “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 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

10:37 For, “Yet a little while, and the coming one will come and will not delay;

10:38 只是义人(“义人”有古卷作“我的义人”)必因信得生。 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

10:38 but my righteous one shall live by faith, and if he shrinks back, my soul has no pleasure in him.”

10:39 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

10:39 But we are not of those who shrink back and are destroyed, but of those who have faith and preserve their souls.

那希伯来书作者在接下来引用了以赛亚书二十章二十节。“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延迟。”以赛亚书的作者在讲这一节经文的时候,讲的是犹大国将来要面对迦勒底人的侵略。所以他要告诉犹太人说:“神会来的,很快就会来,你们不要担心。”当然神一开始在迦勒底人攻击犹大国的时候,神拯救过犹大,神真的来了。

为什么叫还有一点点的时候(来10:37)?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时间多长算长?两千年是一点点时候嘛?还是很久的时候?一天是一点点时候吗?还是很久的时候?有没有人度日如年的?就是过日子像过年一样的,有吗?有没有人过日子,一年过去了发现怎么?你觉得2024年过得快吗?快不快?很快吧。多长?一点点时候吧。这个时间的长短你不是用年数来看的。在神的眼里,神看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你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你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是神是随时会来的,并且神来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可以说:“神啊,你怎么延迟了,你迟到了!”因为神绝对有祂的理由在某一个时刻来到我们中间。所以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现在是否有那个信心知道,神一定会来并且祂一定会给我们那一个应许。

然后三十八节,希伯来书作者引用的是哈巴谷书二章三到四节,那这个时候,就来回应三十七节里面的那个内容——义人必因信得生。那在这里希伯来书作者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也就是他在整个十一章里面要讲的——就是信心的事情。虽然对于神来讲,只有一点点时候,虽然对于神来讲,祂马上就要来了,祂绝对不会迟到,但是人在其中会觉得什么呢?还有多久?是吧?我们在娱乐的时候绝对不会问这个问题:“还有多久?”我们多久都不够啊。但是你在苦难的时候,人都会问这个问题:“还有多久?”

但三十七节说多久啊,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会有一个结局。然而——然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义人必因信得生,神不喜悦退后的人(来10:38-39)。义人必因信得生,全本圣经出现过几次,大家知道吗?三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哈巴谷书一次,保罗讲了一次,希伯来书作者讲了一次。一个人因为信可以得着神儿子的生命,这个叫做因信得救,大家都知道。那当然一个人信神的时候,神就称他为义人。亚伯拉罕信神,神就称亚伯拉罕为义人(创15:6)。所以一个因着信得到神儿子生命的人就是义人。那这个义人怎么样呢?他就会根据信心来生活,这就是这句话的意思。每个人都在等候主的再来,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人是凭着信心来生活。你不凭着情欲,不凭着眼见,不凭着世上的利益,你凭的是信得过神讲的每一句话,祂的每一个启示。

人若不信就是这里讲的退后,神就不喜悦(来10:38)。那别的事情不知道,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如果神的儿女生活、生命当中,神如果不喜悦,这个人一定不喜悦;神如果不高兴,这个人绝对高兴不起来。就一个人想要有喜乐,对吧,但是他的生活是不讨神喜悦的,他绝对不会有喜乐的。那如果一个人是讨神的喜悦,神就要负责他一定会有喜乐。

所以三十九节就说有两种人——一种人是退后的,他的结局是沉沦,他的生活当中是没有信心的;另外一种呢,是有信心的,他的结局是指灵、魂得救,就是整个人在将来,完全的得救。那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面对这两种选择,你是要靠信心过每一天的生活呢?还是你在各样的挑战的面前, 你说“算了,爱怎么样怎么样吧” ,那你就沉沦下去。

那当然到十一章以后,这个作者就举了很多的例子来解释什么叫因信得生。Ok,我补充到这里。

(根据影音整理而成,未经讲员喻马可弟兄审阅,仅供弟兄姐妹们参考。请多提宝贵意见!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