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余马可弟兄): 因为主要人物都提到了好几个,还有一些只提了名字没有经历的,人家问你耶弗他是谁,你还是可以跟他讲讲耶弗他是谁,参孙是谁,你跟他讲讲参孙是谁,我想很多人还是不熟悉这些名字的,可以作为一个机会稍微讲一讲。 大家同时讲的时候也可以提一下,为什么这些人的名字被提在这里,可以联系这个经文。
很多的圣经在这个上面写了一个小标题,叫信心的榜样。其实这个说法我觉得有一点歧义,我们都比较熟悉榜样教育。 什么叫榜样教育?就是你现在不是这个样子,你看看人家,他是那个样子,你应该像他,隔壁家的孩子,英雄,伟人,领袖。这个我们听得实在太多了。 我们听到的榜样教育,其实是有一些负面的因素在里面的。比如说我们以前常常听到的榜样,榜样是不可以有缺点的,榜样怎么可以有缺点呢?伟人怎么可以有缺点呢?领袖怎么可以有缺点呢?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如果我们拿到的榜样,或者别人给我们的榜样,不要说太伟大的人,好像隔壁家的孩子。如果父母把隔壁家的孩子跟自己家的孩子比,比下来的结果是让自己家的孩子变得更有动力还是更没动力呢? 更没动力!我们做过孩子就知道。如果我们父母把我们和别人家的比较。比完之后我们心里也没有动力。但是,我们做了父母之后,我们就给他反过来了。我们就把这个小孩跟别人家去比,觉得我们比完之后,他们会有动力。你看,那个是榜样,你应该去学他。其实人里面没有人喜欢学习的。 所以,如果我们只是把这些人说,哇,摩西很伟大,大卫很伟大,约书亚很伟大,然后我们就看着自己,哎哟,我们的信心好小,然后给自己鼓励,要有像摩西一样的信心,要摩西他娘一样的信心,要给他放到河里面去,哇,这个实在是做不到啊!再不俊美的孩子,你也不会把他丢掉的呀! 所以,这个其实不是榜样教育,让我们去学那些榜样。这些东西是例子,例子和榜样不是一个概念。
圣经里说的这些人,哪一个没有软弱?都有软弱,跟我们一样,都是血肉之躯。 但是他们跟世界上的人的区别在哪里呢?在他们生命的某一些时刻,甚至可以说是某一个时刻,他们有那么一点点信心,那就让他们的整个生命完全不同了。 所以当主耶稣说道,你们的信心如果像芥菜种一样大,就可以跟这座山说,给它搬走。
主耶稣强调的,不是信心的大和小的问题,他强调的信心是有和没有的问题。 在农耕的那个时代,以色列人能够肉眼可以看见的最小的颗粒就是芥菜种,它比沙子还小一点。主耶稣说,你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只要有,你能看得见的,就够了。 所以这些人不管是谁,在他们生命当中都有了非常非常小的信心。这是用例子来告诉我们,我们在神的面前是一样的人,不是要用榜样来告诉我们说,我们现在还不像他,以后要像他那样。 最终的目的是要看见他们所信的神是多可靠,是多好。当他们信得过神的时候,他们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好的。当你信不过神的时候,你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没有用的。
所以这次有很多的人物,其实篇幅非常长,而且有的写得其实很详细,特别是摩西的部分把很多内容都写进去,但我们总结的时候没有办法讲里面的每一个情节。 但是你可以看到,这里面的人物有大人物和小人物。所谓的大人物,就是历史对他们记载非常多,他们的影响力非常大。 我想摩西的影响力肯定比摩西的爸妈直接影响大。当然没有摩西的爸妈,后面就不用讲了。摩西本人的直接影响要比摩西的父母对于身边的人影响要多很多,因为他对于百万人都造成影响。 所以那个我们所谓的大人物,也有小人物。摩西的父母,喇和,不管是你的身份地位,看上去都不是那么重要。可能在这个世界里,别人路过都不会注意这样的一个人。
人物有大有小,有男有女,有个体,还有团体。团体在哪里?以色列人,因为过红海,是以色列人的一个群体,你不能说一个nation,那个时候还没有nation,至少是一群人的团体。 有犹太人,也有外邦人。我想希伯来书的作者举的例子,我想他是想了一想,用着他的智慧想告诉人说,神是要把信心赐给每一个人。 男女老幼,团体,个人,犹太人,外邦人,都可以具备这样的信心。不同的人物,却有相同的人性。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摩西的父母在养摩西的时候,心里面害怕不害怕?我看这个孩子俊美。哎呀,因为这个孩子俊美,所以法老你说什么,可以不用管了。 那你有本事三个月以后继续养吗?不行的,它是藏着的,你藏着就会害怕,你到了藏不下去的时候,你是没有办法了。 但是他们信得过神,他们就把孩子放到那个箱子里面。那个箱子的原文就是方舟,跟方舟是同一个字。 就是诺亚造的方舟,那个词就是他们放的那个箱子。他们有挣扎,他们有害怕,他们也想要孩子活下来,但是他们却做了一个非常无奈痛苦的决定。 你说这个决定智慧吗?我不觉得这是什么好主意,当然我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主意,所以我不会觉得说这是一个太好的主意。 但是你看,神在摩西的身上就做了不可能的事情,鳄鱼没有把这个小婴孩吃掉,他在该哭的时候哭,让法老的女儿可以看见。 他还有一个姐姐可以去帮他的忙,还可以让他的妈妈去给他喂奶。所有事情都是机缘巧合,让这一对有那么一点点信心的父母经历了如此奇妙的事情,带来一个这么伟大的人物。
摩西的特点是什么?他既然去外面 离开宫殿去看他的弟兄,那说明他不管是因为他的姐姐还是因为他的妈妈,给他肯定是带来他自己身份上的教导。 曾经没有细讲,肯定他一定要从某一些地方得到这个信息的来源。当他得到这个信息的来源的时候,他相信我应该是这样的人。 但是你要看他的整个的生活环境,不允许他去做那样的人。你只能在皇宫里面好好地读书,做王子,享受荣华富贵,这就是他在那里长大的。 对于他来讲,他有什么动力去说,我要离开我现在所有的一切,我要去跟那帮做砖头的人一起去离开这个国家,去干嘛? 但是他在心里面就觉得,我老娘说的是对的。就这么一点点的相信,就改变了他所有的看法,改变了他所有的意识。 那他在过程当中有没有害怕?他怕死了吧,他打死完人之后怎么样?他就跑了嘛。跑到旷野,就找到了媳妇。 我们这边的弟兄都是挑来挑去的,都挑花眼了,挑不到媳妇。你去旷野啊,我跟你说,神给谁就是谁。 放弃宴乐,与他的百姓一同受苦。所以这一个信心就给他看见,什么才是真正宝贵的?你以为埃及法老皇宫里的那些东西都是天上掉下来的?法老也要去赚的,不是吗? 法老也要去维护的,法老也要去掠夺的,法老也要去经营的。但是摩西觉得说,这些东西都不重要。他愿意跟以色列人一起离开这个地方,去那个不知道谁住在那里的那块地。那块地肯定还不是自己的。
以色列人出埃及,怕不怕?怕死了,因为后面有追兵,前面有红海。然后你过了红海,你还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你去了那个地方,将来他们可能还不知道,还要过一条叫约旦河的沿途,你过了约旦河,那个地方还有一个叫耶利哥城的地方,他们还不知道了。在他们的屁股后面,只有法老的追兵,他们就吓得要死。 但是他们怎么办呢?算了,摩西,既然你举起仗来,红海分开了,我们就跟你走吧。他们做了一个很勉强的一个信心的决定。那是不是做完这个决定,他们就义无反顾了?等他们过了红海之后,他们怎么想? 亏了,我为什么要过红海呢?埃及又有韭菜,又有肉,又有黄瓜,现在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他们非常地后悔,他们就有怨言。但这个并没有抵消。他们曾经也是有一点信心,跟着摩西出来。 好歹你还得吃那个预约节的羊羔,然后把那个金银首饰给打包,我得跟着走,我得离开我现在住的这个房子。他们是跨出了那一步的。
所有的这些,包括后面到耶利哥城的打仗,耶利哥城这么地坚固,以色列人面对这样的一个城,你除了照神的方法做,你打打看,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打吗? 你回头,约旦河开开,你过去之后,它不会再开开的,它不是电梯的门。你再下去,它就被冲走了,所以你只能往前打。神是用着人在艰难里面的这些信心,把人类的历史往前推。 神推过去之后,它就不允许你往回跑了,你只可以往前走。所以它每一次用着一个不可能的光景让你去,你要相信,然后再把你推过去,你又碰到一个另一个新的不可能的事情,你又再要去相信,你说后来我前面太大了,不信了,我要往回走。红海也好,矿业也好,约旦河也好,都是你过去的事情,你不能再去了。这既是神的智慧,也是神的恩典。什么叫神的智慧?是让人可以看见真正信心的宝贵,也是神的恩典。当你要放弃信心的时候,神不放弃。 所以,以色列人说,我不要信了。然后神竟然在以色列里面只有迦勒和约书亚,这两个人是愿意信的。神就借着他们,再把第二代的以色列人带进迦南地。
妓女喇和的故事也是一样。妓女喇和的故事是整个圣经里面这种非常典型的因信得救的故事。本来妓女喇和就是要跟耶利哥城一起灭亡的。现在他们就相信那个曾经听到的,你可以说不是新闻了。 耶利哥城的国王肯定跟老百姓讲,那个叫谣言,你们不要去信它,不要信谣,不要听谣,不要传谣。妓女喇和就是信,然后拉合的证据是什么?扣了两个以色列人做人质?没有啊,那两个人跑了。拉合唯一的见证证据是什么?就是一根红绳子,他就因着这一根红绳子,他相信神,是看得见这根绳子。 只要有这根绳子在,他和他的家就不会灭亡。
其实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有不同的人物,男女老少大大小小,人都有相同的人性,他们都是在面对不同的挑战。不同的人物,相同的人性,他们都有不同的经历,但是都有相同的性质。 摩西的父母把摩西放在小箱子里面,放到河里面。他们所面对的这个挑战,和以色列人面对耶利哥城的那个挑战,它的情况是不同的,情绪也是不同的,你的处理方法也是不同的,但是它的本质是一样的。 就是你在不可能的事情的面前,你只能相信它可能。
我想希伯来说的作者很有智慧的就是,他没有都写成功的例子。因为他如果把所有成功的例子统统堆在前面,然后就说这些人得到了美好的应许,那完了。 我们横看看,竖看看,说那些人的经历那么成不成功,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是真的,那不可能啊。还不要说我们身上,如果我们身上碰到非常大的难处,我们还姑且可以相信说,有些事情会改变,可能还会有转机,可能还会有机会。 但是我们看见我们身边的某些人的遭遇,碰到一些事情,你也祷告,大家也一起祷告,结果呢?没有好转。很有可能,这个事情多了去了嘛,那你怎么办呢? 所以,希伯来说的作者告诉你说,不是只有我们看为好的结局,才说明这些人有信心。过红海,耶律哥城倒塌,这些都是好的结局,信心带来的。 这里讲到的受到严刑、禁闭、鞭打,如果熟悉旧约的话,你就知道很多的先知都是经历这些的。 耶利米被关了好几次,作为囚犯,他最后是被带到埃及。他跟人说,你不要去埃及,神说不要去埃及?然后那群人把他带去埃及,他最后自己死在埃及。 以赛亚据说就是被拒死的。后面的那个例子不用讲了,每一个先知都有他不同的难处。 利亚沙和以利亚都是奔波、旷野,住在寡妇家里面,吃那个饼。这个过的日子,我们现在都不能想象了。 这个大有信心的人,神大大使用的人,怎么活得那么惨呢?怎么死得那么惨呢?神说这还是有信心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信神,你的生命永远是双赢的。你在苦难当中,你胜过了苦难,你是赢家。你被苦难击倒了,你进入永生,你也是赢家。
所以我们不需要以我们生命中遇到的情景和结果来论,甚至不要去论别人这个人的信心大还是小。 神看我们每一个人里面有那么一点点的信心,都是宝贵的,他都可以大大的使用。每一个人的信心的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的方向都是一样的。 所有的这些例子都告诉人说,那些人都在他们生命中的某一刻得着了一些证据,让他们敢、想、愿意往前迈一步。
我们查经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圣经没有写每一个人具体得到的证据是什么。但是我们身上是可以问问自己的,我们有什么证据?我们的证据是什么?他们有什么盼望?我们有什么盼望? 你期不期待今后在天上,神给我们写一个总结的评语,世界配不上你。你羡慕不羡慕这件事情?如果世界配得上你,神就把你再发回世界。 OK?你看看那是什么个情景?古代的帝王死掉的时候,都要造陵寝,都要厚葬。因为古人觉得帝王很伟大,所以他死后要配得他那一个这么尊贵的地位的陵墓。 你如果真的到了天上之后,你回头看,如果将来有人给我造一个很伟大的陵墓,我那时候已经去了天上了,我来再看看这个陵墓,我还回来要住在那个里面吗? 所以,主给历史上这些人那么一点信心,给他们生命当中有这个突破,将来要给他们的东西就无比美好。所以在这个信心的篇章面前,你可以想自己一路上的信仰的经历。 你也可以看看这个世人没有神是多可怜的。世界上的人,你什么都做好了,只要这个人不信。最后,你一切做的好事都是应该的。人做好事是应该的,但你的罪恶给你带来永恒的刑罚。
这个信心的篇章都没有写,参孙是什么什么问题,耶弗他是妓女的孩子,基典你反复地去试验神,巴拉你还要找一个女的来当你的领导,然后摩西的父母没有任何的批评。 我们读这些圣经的时候,我们总还要批评两句,肉体、爱世界、害怕、挣扎、胆小。希伯来书作者没有,他的意思是神的儿女,很多地方都可以做得不好,但是因为他信,永恒里面的刑罚就没有了。 但是他们相信的部分,神给他们格外地奖赏,神格外地使用他们。
最后一句,跟我们是非常有关系的。这个话叫,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 这个话把整个信心的事情,从我们每一个人跟随神,拉到了历史的眼光里。这些人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几千年前的事情,但是这些人要得完全。什么时候得完全呢? 要与我们同得。也就是在世界的末了之前,有许多的神的儿女都在凭信心生活。最后,所有的神的儿女都要一起来到神的面前,得以完全。 我们每个人里面都有那么一点点信心,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点嫉妒。但是神把所有的这些每一个小piece放在一起的时候,那就完全了。 所以已经过去的历史上的人,他们等待着我们现在的人仍然凭着信心的生活,一直到主再来的那一天,他们跟我们一起得完全。 这个就是这段圣经讲的,带着我们去看见现在我们的地上有更美丽,他们跟我们是同样的性情。
(根据影音整理而成,未经讲员余马可弟兄审阅,仅供弟兄姐妹们参考。请多提宝贵意见!感谢!)